摘要: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两个大环境的推动,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经贸交流变得更为密切。从经济法的两大核心政策——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来看,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及市场机制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山东省在渔业产能和海水养殖方面都居于主导地位,海洋捕捞的产量更是曾位居全国之首,渔业平均产值占到了全国渔业总产值的16.5%。因此,文章就以山东省为例,探讨中韩自贸区的建立给山东省渔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进一步拓宽在韩市场、提高出口效率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中韩自贸区;渔业;山东省;出口;经济法;国际法
一、山东省渔业出口发展现状
山东是海岸线很宽阔的省份,绵长的海岸线决定了它拥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因此山东在我国主要渔业出口地区中担任着顶梁柱的作用。随着近几年中韩自贸区的设立和蓬勃发展,中国良好的国际贸易形象逐渐树立起来,带动山东省渔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实现。
(一)出口规模和种类
依照中国渔业资源统计年鉴可以得到山东省近几年的渔业出口规模数据,其中,2018年,山东省渔业产品总产量115.68万吨,较2017增长2.8%,其中在淡水里养殖的产品产量达66.7万吨,比2017年增长5.16%;在海水里养殖的产品产量达49.6万吨,比2017年增长2.15%。占全国总量的35.76%,同一年渔业产品出口居全国之首。2010~2018年,山东省产出和需求数量相对均衡,在满足内需的条件下还略有剩余,可以用来进行对外出口贸易。
主要出口国家方面,山东有四个较为固定的主要出口地区:日本、韩国、欧洲、美国。在中韩自贸区的带动下,对美、韩的出口量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对美出口2.8亿美元,增长6.9%;对韩出口2.4亿美元,增长6.1%。
山东省的地理条件为渔业的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无法替代的优势条件。仰仗于此,适合山东省水域环境条件生产的刺身、青虾、带鱼、小鲍鱼、黄花鱼、海蛎子和模拟螃蟹肉等主要产品已经成为山东省渔业产品出口贸易的十个主力军。
相关知识推荐:国内经济类期刊人工推荐
2016年以来,山东省渔业厅严格把控“三关”:种苗、输入、输出检疫,不断加强渔业产品品质管理,加强渔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促进渔业产品顺利出口。目前山东省对外出口市场相对稳定,但是过于单一、密集。因此,在山东省渔业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这个问题上,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去改善。
(二)出口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是山东省渔业出口贸易最常见的两种贸易方式。其中,来料加工出口贸易在出口贸易方式中居于主导地位。2017年,山东省渔业产品一般贸易出口创汇15.2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3.94%,渔业加工贸易出口创汇额达29.78亿美元,占创汇总数的66.27%。由此可以看出,山东省渔业出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近年来,通过出口品种结构的优化和产品加工深度的提高,山东省一般渔业贸易出口均价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二、中韩自贸区现有法律框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我国现有的法律尚不完善
中韩自贸区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开启了新的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目前,我国的立法机关出台专门的《对外贸易法》进行规范保护,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健全,但是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法律滞后性的弊端逐渐暴露,现有的法律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新出现的问题,同时也不能与现有的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完全衔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跟国际贸易法制度中规定的透明、公开原则不相协调,使得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很难有一套系统性的法律依据。
(二)山东省地方完善中韩自贸区相关法律体系
在完善中韩自贸区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增加山东省地方自贸区区域内常设机构的设置,落实相关法律协定,同时借鉴国际争端解决经验,健全自身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一方面,山东省可以通过区域贸易的协定缔约国授权,组织一个超国家性和权力较强的领导机构,对各个领域合作和管理进行统一的协调,特别是在渔业生产出口方面,达成统一的出口标准,也更有利于渔业的生产,促进渔业出口贸易的发展。
在中韩自贸区的带动下,山东省要建立健全自身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细分区域内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专门的投机纠纷解决机制、专门的货物交易纠纷解决机制等。在专业性更强的争端解决机制下,不但可以解决自贸区贸易方面的纠纷问题,还可以提高争端机制解决问题的效率。通过建立新的更专业的争端加爵机制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完善争端机制的主体,加入民商事主体,以此来保护他们在自贸区进行贸易的合法权益。
人才引进,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山东省可以发布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本省优秀人才回鲁,同时鼓励山东省内各大高校加强对自由贸易法律服务人才的培养,从实务角度出发,培养更专业、更全面的贸易服务相关人才。同时山东地方政府可以适当的加强对律师事务所的扶持,不断的引进涉外法律相关人才,组织设立法律专家人才库,加大对自贸区企业单位的相关法律顾问的全覆盖。
三、中韩自贸区给山东省渔业出口带来的挑战
(一)削弱了山东渔业出口的地缘优势
山东省作为第一个与韩国开展贸易的省份,自然而然是韩国在华投资企业最多的省份。目前,近6000家韩国企业在山东落户。从1992年中韩建交到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创建,地理位置优厚的山东省一直充当着中韩贸易的“桥头堡”角色,其中渔业贸易占比例较大。中韩自贸区启动后,由于实施普惠制优惠政策是自贸区的一大特征,韩国和中国其他沿海省份(山东省除外)可以建立更加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增加贸易合作机会,促进交流。这无形中使得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从韩国流向其他沿海省份。同时,山东省渔业企业对韩国出口贸易的压力也逐渐加大,山东省在中韩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二)出口竞争日趋激烈,对省内企业造成威胁
中国和大多数东盟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的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出口的商品有很高的相似度。中韩自贸区创建后关税的下调导致东盟大量具有相对优势的渔业产品涌进中国市场,山东也不例外。它将导致山东省省内渔业竞争力的不足,使那些规模不大、生产力水平不高、质量较低的渔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同时,韩国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和新兴国家的贸易竞争也对山东省渔业产品出口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受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加工深度等因素影响,企业运营压力加大,利润空间进一步萎缩,山东省对韩国渔业出口产品增加值持续走低检验检疫日益严格、进口数量限制日益提高,山东农副产品对韩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企业发展
在中韩两个国度整个渔业的生产企业中,中国处在垂直分工金字塔的最底端。高能耗、高劳动力损耗的低端海洋产品的捕捞和简略加工是我国负责的主要任务。韩国则主要负责渔业和高级海洋产品的深层次加工,渔业商品的附加值很高。此外,由于中韩两国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差异,韩国自古以来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大大加深了居民对海洋产品的依赖。在消费水平方面,韩国消费者人均收入的水平整体较高,所以他们更喜欢先进的渔业商品。山东省渔业企业想要扩大竞争力,必须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其中,原材料、人力、物力和科技要素投入的增加势必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一些中小企业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长期稳定发展实属不易。
四、中韩自贸区下加快山东省渔业出口发展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理优势
虽然我国各地自贸区的建设,可能会增加全国渔业的竞争压力,但山东省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地处黄河、渤海渔场,海岸线长将近4000多公里,是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6。又因位于暖温带,同时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海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为海洋生物的生殖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山东省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交通便利的优势,依靠国家和韩国自由贸易区渔业出口的优惠政策,发挥韩国渔业和经济合作的紧凑优势,在国际贸易前沿地位建设商贸区,是一个牢固的示范。同时还利用传统文化的源头加强民间交流。中韩两国都属于儒家文化范畴,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启蒙地。这为两国经济协作提供了文化基础,为经济合作奠定了深邃深挚的基础。
(二)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渔业产品竞争力
为了应对山东省技术力量薄弱、水平低,现有技术力量和科技成果又未充分利用的现状,应放宽科技政策、充分发挥知识人才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加快人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允许技术性人员在国家政策范围内进行技术咨询和许可技术咨询服务。允许转让和引进现有科技成果,减少重复试验,实现技术商品化。
二是发展都市型和生态型渔业,增加技术培训指导,促进渔业现代化。加快健康养殖模式和标准化养殖技术的融合,踊跃宣传和推行循环水厂养殖技术。实现成果快速转化,开展渔业科技登记项目,选出科技带头人,带领专业人才,深入养殖场,解决技术性难题。
三是从扩大规模、改造设施、改进品种、改进手段等方面入手,加快新型养殖方式的引进和传播,每个城市都应立足于通过实地考察,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具体的对策,从而缓解山东省出口结构单一的现状,使山东省现代渔业进程更进一步。
(三)转变思想,向跨境出口B2B转型
近年来,依托山东(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基石,搭建山东省渔业产品出口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在线综合平台。基于税务、外币、金融等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和进口电子商务服务功能,新增了税务、外币、金融等多个综合信息服务,并在山东跨境电子商务在线综合服务平台税务注册实现免费管理、B2C、B2B、进出口统计、快件、邮件出口交换等功能,“一点存取、一站式服务”的特点显著。平台的摘要流程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化透明,保证了购物根本原则。
山东省政府还需制定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对广大渔民的保护。发展更多特色渔业产品,加强对出口渔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塑造更好的渔业产品品牌形象,进而增强渔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制定综合的国际营销策略
综合营销策略是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的一种综合营销方式,实现公司的利益是最终目的。例如,企业或个体渔民可以对渔业产品进行暂时养殖,等到节假日的时候再推向市场;还可以利用特殊的运输设备运送活鱼送货上门;还可以对渔业产品进行多次加工,加工成调味产品、即食产品、方剂、营养品等附加值较高的商品,这样不仅可以使那些生产过剩的渔业产品达到该有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增加渔业产品的种类,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除了上述的促销方式外,中韩渔业公司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品牌促销以及服务促销等方式,往往可能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渔业企业在进行促销时,必须要考虑广告成本,不要一味的促销而不考虑成本。
人员促销也是国际市场上常用的营销手段,投入一批经过培训的专业营销人员活跃在国际市场中,这无疑会对山东省渔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国际消费市场。——论文作者:刘敬豪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2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