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一种重要且特殊的资源,具有经济属性。作为新兴产业,语言产业具有低耗能、低污染、高产出等“绿色”产业的特点,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理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的语言产业是一个亟需政策引导和措施鼓励的领域,仍存在只重视汉语国际推广的力度而不重视汉语产业的培育、语言产业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发展不足、为特殊群体提供语言服务的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管理和决策部门应制定促进语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从制定语言产业国家战略、加强信息科学技术与语言产业的结合、加强语言产业相关的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等方面着手,推动我国语言产业快速、高效、稳步地走向国际市场。
[关键词]语言经济;语言产业;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质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语言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低耗能、低污染、高产出等“绿色”产业的特点,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理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语言的经济属性
结构语言学之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功能包括语言形式在其所处的结构中的作用和在交际中的职能或功用。这一说法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甚至直接影响了其后语言学的发展,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语言影响人们行为产生的经济效益,甚至完全忽略了语言带来的一系列的生产和服务活动。1965年,美国JacobMarschak第一次明确提出语言具有经济特性,他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特性。[1]但是JacobMarschak对语言经济属性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探索阶段,并且在他之后也鲜有人注意到语言的经济属性,更没有人将其深入探讨、发扬光大。直到上世纪90年代FrancoisGrin第一次明确提出“语言经济学”的概念,他采用经济学方法,将语言作为一种参数,对语言在供求法则支配下的使用而产生的经济价值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着力探寻语言与经济之间的必然联系。[2]自此,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融合学科在欧洲率先发展起来,特别是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其带动的经济效益更是让语言学界和经济学界对语言的经济属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此,“语言经济学”成为欧洲和北美的热门学科。
我国关注语言经济属性的研究晚于国外,并且是基于国外的理论基础进行的解读。一方面,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属性影响有着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环境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环境也有差别;此外,汉语文化对汉语言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等等。这些都决定了套用国外的语言经济学理论来研究汉语言产业发展战略具有局限性。
(一)语言生来就具有经济属性
语言从出现开始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类本质属性之一。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3]而古猿转变为人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劳动,劳动和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这是唯一正确的解释。人类通过劳动和制造工具维持个体的基本生活,但是语言的交际使他们通过交流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源,或者结成一定范围的社会团体,有社会就有了经济行为。可见,语言催生了人类早期的经济活动,也可以说,语言从产生初期就带有经济属性。语言帮助人类更好地开展劳动和协同合作,并不断创新、交流,使之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甚至是剩余价值,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语言的经济属性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
语言的产生、发展都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发展,口口相传的语言载体已经无法突破时空的限制,人类各种社会交流活动(经济往来)不能得到满足,促使书面语言载体———文字的产生。文字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发展。人类可以通过文字将语言传播和存储,突破了时空局限,这为社会经济提供了十分得力的交际工具,“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谷,文字主要是为商品记录和传达经济信息。在南部伊拉克发现的4000片陶片(公元前3100年),85%的符号与收入、开销、收获的谷物或原材料交易有关,所使用的词汇涉及木材、金属、地址和各种职业名称”。[4]语言,特别是文字,可以记录经济活动,提高生产资料发展水平和劳动效率,不仅能保障经济活动的稳定性,更能刺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扩大经济活动范围,丰富经济活动种类。所以说,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为语言经济属性的发挥不断提供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语言的发展也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三)语言的经济贡献度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不断提升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化、全球化、甚至逐步走向太空的信息时代,而且已有学者预测,人类将进入“人工智能+量子通讯”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信息化的驱动,尤其是智能化的飞速发展,语言的作用更加凸显,语言的经济能力、经济功用和经济价值更加显著。据《2018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统计,2017年中国语言服务企业产值为359.3亿元,同比增长10%;2017年全球语言服务产值430.8亿美元,同比增长5.53%。可见,语言搭载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以语言信息处理为核心的各种语言科技,不断产出新的语言产品,带动融合行业产业的新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语言的经济属性在信息化时代得到了更大的释放和空前的发展。随着语言的经济贡献度不断攀升,加之未来世界对“绿色产业”的极大需求,更是契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关注语言的经济属性,大力培育和发展语言产业。
综上可见,语言由最初的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已经发展为一种炙手可热的经济资源。
二、语言产业
语言既然自带经济属性,就必然催生出语言产业。语言产业主要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生产语言类产品或者语言服务,满足国家以及个人对各种语言类产品或者语言服务的多层次需求。[5]根据现有的经济需求,针对已经普遍存在的语言产业业态,可将语言产业归纳为以下几类:(1)语言教育:各类语言培训班,例如GRE、TOEFL、IELTS、SHK教育辅导、培训等;(2)语言推广:汉语国际推广,例如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3)语言翻译:各类基于翻译能力的产品和机构,例如翻译官、同声传译、翻译app等;(4)语言艺术:与语言有关的表演活动或节目的制作与发行,例如相声、小品、主持等;(5)语言信息化:语言文字的信息化技术处理,例如输入软件、语音输入、语言转化等;(6)语言服务:提供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服务,例如文秘、速记、配音、DJ等;(7)语言康复:为听障人士提供语言康复训练,例如失语症训练、孤独症训练等;(8)语言发行:基于记载语音、文字的发行传播,例如在售的书籍、期刊、影音光碟等。以上是现有语言产业大类分类,不排除因地域、国家差别存在的独特的语言产业,和伴随科技进步产生的新生语言产业。
(一)语言产业是语言经济属性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人才、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成为经济调整和换挡提速的突破口,谁掌控了人才、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的制高点,谁就能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掌握话语权。语言产业恰好要依靠人才、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的发展,加上语言产业的“绿色”优质特性,符合经济社会对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当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发展文化产业。FrancoisGrin研究表明,瑞士的语言产业在经济上每年创造500亿瑞郎的收入,约占瑞士GDP的10%;英国凭借全球通用语言“英语”,每年可以获得100亿欧元的净利,如果考虑投资方面的优势,英国则每年可以获得170~180亿欧元的收益。如今,中国的崛起正在悄然地改变着世界,特别是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世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孕育活力、生发动力、凝聚合力,这意味着中国的语言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国家汉办统计,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525所孔子学院、1113个孔子课堂,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尼、蒙古、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汉语均由第三外语升级为第二外语。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预测,近几年中文语音市场规模将达到1300亿元。可见,语言产业方兴未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升,大力推动语言产业的发展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是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的朝阳产业。
(二)我国语言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汉语国际推广的力度,不重视汉语产业的培育
国家汉办自1987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但是侧重点是通过汉语国际教育实现汉语国际推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社会对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持续走高的“汉语热”和汉语推广的国家战略,催生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但是近两年却开始出现在美国、瑞典和日本等国家停办孔子学院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另一国家的大学里设立一个由我国政府主办的合作机构,不免惹人嫌隙。此外,我国未曾在国家战略上重视语言产业的培育与扶持,自然不能形成如英语般势头强劲的传播度和使用度。
2.语言产业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发展不足
我国的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驱动下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基于语言信息处理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还无法满足语言产业受众的需求。比如我国计算机、手机操作系统还都依赖国外,虽然华为已经研发了自有系统,但其仍然是作为备用系统,鲜有应用。此外,服务于语言翻译、语言输入、语言编辑和语言康复等语言产业的同声传译机器、语音识别软件、语言编辑工具和电子词典、助听器等围绕着语言产业为主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发展还显滞后。
3.为特殊群体提供语言服务的人才储备不足
2000年央视春晚的经典小品《钟点工》中的经典台词“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空巢老人的语言服务需求。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来临,老年人语言服务需求的满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此外,还有很多需要语言能力康复的人群,对语言康复产业有着巨大的需求。但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也可以说是政策引导不够,很少有人从事该领域的服务和工作。
三、我国发展语言产业的战略性建议
(一)制定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语言产业国家战略
语言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供求的迅猛发展是时代的必然,发达国家通常把语言产业作为语言推广、传播的重要手段,有些国家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日前,我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七大部委联合下发文件《关于推进新时代东北教育发展新突破增强服务全面振兴战略能力的实施意见》,中心举措是谋求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但是所涉及的产业都是以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也都是光电信息、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没有提及语言产业这一绿色环保又具可观前景的新兴产业。现代汉语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我国东北,特别是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一些高校的中文学科是传统优势学科。例如东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作为中文教师投身于我国语文基础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可见,在东北倡导语言产业、着力发展语言产业是具有绝对学科优势的。以往,我国主要依托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以教育为手段的语言传播,并且主导方是我国汉办,属于政府行为。可以借鉴诸如新东方、英孚和华尔街等成功的英语产业成功案例,与境外著名机构合作,在本土教育体系下推广汉语、发展语言产业。此外,更要探索教育以外的经济、文化和影视、出版等多渠道推广策略,多条腿走路。但又不能单打独斗,应由经济学界、语言学界和法学界的有关专家团队携手合作,形成合力,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深入研究、制定语言产业发展战略,并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扶持政策。
(二)加强信息科学技术与语言产业的结合
英语产业的成功归功于美国、英国等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早在1996年,我国英语培训产业就已经拉开了网络远程教育服务的序幕。从2010年开始,线上英语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展势如破竹。这一方面反映了国人对英语这一世界语言的认可度、重视度和巨大的需求度;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英语语言产业能够敏锐地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几年爆红的英语视频直播培训产业,主打欧洲、北美外教,剑桥、哈佛教授,纯正美音、英音等语言产业商品,既有针对少儿英语的VIPKID、DaDakid,也有地道口语提升的TutorABC、e2say;此外,针对应试英语的很多著名线下机构也开放了线上学习平台,足不出户就能跟著名教师、英语培训师学习、训练,快速提升成绩。然而,尽管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具备承担发展汉语线上传播的能力,但是对于在该领域研发、开发相关线上项目的音频、视频、网络课堂和app的重视度和敏锐度还不够。应将直播技术与汉语教学、传播相结合,应用于汉语言培训产业之中,一方面弥补传统课堂汉语传播、培训成本高的不足;另一方面增强汉语学习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此外要在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加快电子词典、同声传译器、助听器等语言学习设备的研发。
(三)加强语言产业人才培养和储备
我国语言产业刚刚起步,需要一支既有经济视野,又有语言学基础,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高素质、高能力、高学历的人才队伍。2001年黄少安教授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研究语言经济学,并在其带领和推动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语言经济学研究院[6],迄今已经培养了一批语言经济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但是,其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语言经济学应用的实证性研究,而基于语言产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语言服务是一种市场行为。近年来,在语言培训、翻译、出版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还出现了语言科技、语言艺术、语言会展、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新兴语言产业。“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语言服务市场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注入,为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快速跟上全球化布局带来了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语言先行成为众多海内外企业的共识,如果语言不过关,就做不到对沿线各地区文化的了解,产品和服务就难以适应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特点和习惯。目前,我国语言服务行业仍存在准入门槛低、尚无客观标准认证等问题,导致国内语言服务市场发展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急缺应用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应该充分挖掘语言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与企业共同推动语言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稳步健康发展。加强语言产业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我国语言产业的发展和汉语语言的推广、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助推器。
四、结语
语言的经济属性是由语言的本质决定的。语言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促进了语言产业的发展。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语言产业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显著,其经济功能得到进一步凸显。当前中国的语言产业是一个亟需政策引导和措施鼓励的领域,管理和决策部门应制定加强语言产业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促进语言产业化发展,获取更多的语言红利,推动我国语言产业快速、高效、稳步地走向国际市场。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语言产业的发展,制定和实施语言产业发展规划。——论文作者:褚鑫
相关期刊推荐:《税务与经济》(吉林财经大学学报)是吉林财经大学主办的财经类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发表财经类学术论文,重点探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税收及经济理论问题。设有:税务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栏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2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