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是固国之本,由于黑龙江省采取了措施发展农业,目前农业势头比较稳定,黑龙江省嫣然成了农业大省,黑龙江省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尝试,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下面小编推荐一篇关于黑龙江农业的论文。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因此,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有多个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存在,要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就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文章主要对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粮食 生产能力 影响因素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
一般是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主要包括耕地保护能力、生产技术水平、科技服务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这五个方面。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抱括两个方面:第一,它是由土地、资本、物质、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所形成;第二,粮食综合水平的高低是通过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粮食产品的产出量来体现出来的。
二、粮食生产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的作用
1、粮食生产经营收入始终是我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冷凉的气候条件和相对集中连片的土壤条件等,适于大宗农作物的栽培和生产,农民长期生产经营形成了种植习惯,三大主栽作物不仅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栽培品种,而且形成了农民栽培不可替代的品牌作物。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粮食收入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60—80%之间,粮食作物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不可替代的主导财源。
2、粮食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我省主要粮食品种综合加工率可达到75.0%。我省粮食资源的优势带动了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的发展,医药工业也成为了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3、粮食过腹增值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
我省畜牧业基本属于农区型畜牧业,牧区所占比重较小,全省牧区食草动物畜产品产量只占全省畜产品总产量的10.8%,畜牧业发展主要依赖粮食转化。从近几年我省情况来看,畜牧产品产量得到大幅的提升,有效地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省畜产品收入约占农民收入的五分之一,粮食过腹增值显然已经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我省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投入总量依然偏低;多头管理造成投入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小型农田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要采取有利措施:一是设立农业建设基金,拓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二是加强农业规划编制管理,按照职责统一的原则,扩大农业资金统筹使用试点,优先在优势农产品产区实施。三是以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我省还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资金建设有效性、建立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以提高耕地基础能力和抗灾能力。
2 、提高地方农机化水平农业机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工具,也是实施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解放劳动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约为13%。根据我省农业部有关部门测算,通过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加深土壤耕层,减少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可使粮食增产15%。干旱地区使用机械进行保护性耕作,实施秸秆还田利用,平均减少耕地表土流失量40%~80%,增加土壤蓄水量17%,粮食增产5%以上。水稻产区推进水稻机械插秧,亩均降低成本30元,增产50斤以上,且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好。目前,我省地方农机水平还有待提高,只有不断提高农机水平发展,才能真正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 、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呈正向相关关系,这就说明我省通过施用化肥来提高粮食产量还有一定的空间,从而将化肥作为农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要素来投入其中。但是从目前看,我省的化肥施用还存在着不合理,浪费严重的现象,甚至有部分地区已引起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必须要优化化肥施用比例和产品结构,积极改进化肥施用技术,推广科学施肥,从根本上提高化肥利用率,最终进行区域化肥优化配置。
4 、保护耕地资源,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在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众多因素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业建设占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稳定耕地面积的难度越来越大。由此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我省就要优化结构与布局,加快开发后备资源,加大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话语权”,把耕地保护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行有机肥补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地质量。
5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对农民工进行培训首先,产业劳动力数量与粮食产量呈弱负相关。一方面我省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就业,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弱病残人士,整体素质较低,农村缺乏有思想、有技能、敢创新的示范带动人才,阻碍了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村的应用。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因此,应采取技物结合的办法,加大力度培养科技示范户,使他们首先掌握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再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另外,培训机制要市场化,加强培训监管。培训后形成有效的资格,并在政策上鼓励。总之,要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及培训,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业进步。
6 、加强粮食贸易
我省现有的粮食贸易政策还不细化,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所以,我省面临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理顺机制,提高效率,切实提高调控水平。建立完善的粮食生产、流通机制,对粮食生产的数量、品种及节奏进行调控。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省内粮食生产和供求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从而对数量和品种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参考文献
[1] 张海华、李雪《试论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6期第43页.
[2] 姜爱林《关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的几个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11期第106页.
[3] 郭静利、王秀东《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06期第81页.
[4] 肖国安《中国粮食安全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5] 车明诚、田德斌《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波动分析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19期第131页.
小编推荐优秀农业期刊 《浙江农业科学》省级正规期刊
《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