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国防和科技事业的拓荒者和引领者。新的时代背景下,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适应信息化战争和我军职能任务拓展的要求,都迫切需要培养开发一大批高素质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
关键词: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开发
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军事科技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挑战关键在人才,培养和开发一大批高质量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刻不容缓。
一、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是加快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人才是军队建设的主体,是战斗力生成的核心。加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始终契合军队发展方向,不断促进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掌握先进军事科学技术的先驱者。当今世界,以军事科技为主体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广大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掌握先进军事科学技术,进行前沿性科技创新,应用并传播先进军事科技创新成果的生力军。创新型科技人才正处于创造的黄金期,以敏锐的创新嗅觉时刻紧盯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强烈的成才欲望催生他们如饥似渴地吸取创新知识,以旺盛的创造活力和顽强的创新精神造就了无数先进军事科学技术的诞生,加速了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快速转变和高效生成。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实现人和武器有效结合的重要中介力量。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群的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军事变革成为当今军事领域的最显著特征。新军事变革引领人类军事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给战斗力生成模式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关键是实现人和武器的有效结合,而创新型科技人才正是实现人与武器完美结合的重要中介力量。我军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军队武器装备的研发者,又是实际检验并运用科技创新成果的实践者。他们素质和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人和武器能否有效结合以及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能否尽快转变。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素质能力是在军事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理性技巧和实战效率,具有多面性、层次性、时代性、发展性等特点。目前,信息成为新质战斗力生成的源泉,信息素养在战斗力生成中占据主导作用,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战斗力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信息化战场上,具备过硬信息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只有不断加强我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努力提高军队科技人才队伍的自主创新能力,确保我军科技强军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才能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有效结合,加快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四个方面人才”的生力军。胡锦涛多次强调,要进一步抓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操作和维护人才的培养。“四个方面人才”集中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新型军事人才的基本形态,是在我军信息化建设和未来信息化战争实践中生成新质战斗力的主体。其中,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核心,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是支柱,新装备操作和维护人才是基础。当前,我军“四个方面人才”非常紧缺,特别是缺乏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严重滞缓了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生成与提高战斗力、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骨干力量,只有切实将创新型科技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培养开发科技人才资源,充分利用科技英才智力宝库,才能加快实现“四个方面人才”建设质量与规模的跃升,并以此牵引和带动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加速转变。
论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开发相关期刊推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南京政治学院主办。本刊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主要报导: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政治学研究、史学研究、政治工作研究、军事理论研究、新闻与传播等方面的信息。
二、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开发现状
(一)数量紧缺、结构布局矛盾
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建设信息化军队,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近年来我军抓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很大、成效明显,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紧缺、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据研究,自然科学发明的“黄金期”是25岁至45岁,峰值是在37岁左右。2009年,国家颁发的三大科技奖项中,45岁以下的获奖者占到58.3%。这无疑说明青年人才是创新创造的生力军。然而,在我军现有的100名院士中,70岁以上的就占到了70%。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整体呈现出“T字型”的不良布局结构,所谓的“中坚力量”——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严重匮乏。其次,我军创新型科技人才研究领域也呈现出“偏科”现象。目前的100名军队院士中,近七成的院士研究领域为医药卫生,涉及高端元器件、高性能材料、航空动力、基础软件等技术领域的院士人数偏少,而在天基预警、战略反导、远程战略投送、航母战斗群、无人作战飞机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尚处空白。
(二)素质堪忧、创新能力欠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未来的战场格局以及作战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无疑对我军广大官兵的科学文化素养,特别是打赢信息化战争、构建信息化军队所急需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军以军队院校培训为主、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生为辅,借助军事联合演习、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多样化实践任务,培育了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知识扎实的人才。但是,广大官兵的信息素质偏低,总体状况依然没有实质性改变。信息素质的强弱事关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大局,事关信息化军队构建的质量和成效。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判断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军创新型科技人才主要呈现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够、创新成果不多的问题,模仿型创新、传承型创新、嫁接式创新仍占主要部分,自主创新数量仍占少数,这一现实无疑是减缓我军信息化发展速度,降低我军战斗力快速高效生成的原因之一。
(三)政策滞后、理论研究薄弱
科学完备的政策制度,是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军关于专业技术人才的政策制度配套完善,基本适应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在规范管理秩序、吸引保留人才、提升能力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政策制度还存在一些局限性短板。一是某些政策制度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总体上缺乏活力。与地方、企业人才政策制度相比,我军实施的政策相对滞后,尤其是激励福利方面相差较远,吸引力较小。二是对科技人才特点规律缺乏深刻认识和把握。现行创新型科技人才干部政策仍然是以行政干部为基准,致使一些政策的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和准确,与推动科技人才队伍科学发展和实现科技强军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三、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开发的对策
(一)大力培养军队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国防和军队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部队战斗力的高效生成,急切需要大批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永葆军队人才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势必需要大批的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早期的培养和长期的摔打磨练逐渐积累而成。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从青年创新型科技人才抓起。我党始终重视青年人才的培育和开发,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尤为关注青年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他特别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广大青年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自觉地把实现个人价值的努力同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
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每年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军(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强调要依托国家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采取超前发现介入、全程管理开发、系统集成培养等办法,在重点领域培养一批科技后备英才。培养开发军队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要爱护和尊重他们,为他们积极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要教育和引导他们,使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抱负、炙热的爱国热情、旺盛的创造活力;要激励和鼓舞他们,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挫折失败,勇于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经历磨难,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同时,老一辈科技人才“要身体力行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敢当人梯、提携后进,花大心血、下大气力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成就人才。”
(二)变革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教育模式
军队发展建设“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理念、教育力度和教育模式无不事关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开发质量。当前,我军创新型科技人才中出现的创新能力弱、创新成果少等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教育模式的陈旧和滞后。
变革创新型科技人才教育模式,首先要从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造就了好奇心,兴趣决定成功。钱学森始终致力于空气动力学是兴趣致使,最终造就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当前,无论是军队院校还是地方院校,培养教育方式均较为守旧,导致学校成为“论文工厂”,而非“创新园地”;学生成为“论文写手”,而非“创新达人”。变革创新型科技人才教育模式,还要从实践人手。科学从根本上看,就是实验科学,就是实践科学。创新从实践中产生,没有科学实践就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开发,务必要将实践培养开发作为培养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样也要将实践作为检验衡量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标准。军事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说到底是为战斗力服务的。我们要以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求为牵引,部队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部队缺少什么就努力填补这方面的空白,着力破解制约部队战斗力生成提高的重难点问题。当前,我们要把科研实践作为培养主课堂,支持广大创新型科技人才承担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在完成重大任务、重点课题一12O一中历练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在科研实践中增长才干、成就事业。
(三)加大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海外引进力度
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不仅需要超前培养和自主培养,也需要吸引广揽海外资源。当前,只有切实加大军队海外科技人才引进的力度,从多方面人手,结合多种因素,才能真正拓宽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海外延揽之路。
一是要深入调研。实施我军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工作的前提是要深入了解广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性及成才规律,不仅要看他们的现有成果,还要看其创新潜能;不仅要看他们个人的创新能力,还要看其与团队的共事能力;不仅要看他们的贡献能力,还要看其言传身教传递薪火的能力。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所研究的科技领域,往往涉及重要军事机密。因此,人才安全问题是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才动机,考察其科研作风,真正将“德”作为首要考察内容,以此降低人才引进后再流失的风险,有效减少人才安全隐患。二是要完善政策制度。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海外引进是一项体系工程,健全的法规、制度、政策是有序实施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的重要保证。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海外引进政策制度构建,要实施深入调研,以紧贴使命任务为宗旨、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目的,确立创新科技人才引进指标;要对比外军高层次人才引进措施,创建中国特色军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方法;要结合我国企业和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手段,形成适合我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办法;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有前瞻意识,对我军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相关法规政策进行实时更新,努力确保法规政策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1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