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检验技能竞赛与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相融合,以赛促教,工学结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临床检验工作。
关键词:检验技能竞赛;微生物学检验;工学结合
目前,国内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原则,具有检验和展示教学成果、选拔和激励技能强手、引领和弘扬“尊技重职”社会风气的作用,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也是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技能竞赛推动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了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手段的创新,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岗位要求,切实提高了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使其树立了质量、效率、成本和安全等意识[1]。
结合技能竞赛项目进行教案设计,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以实训周形式进行专项实践训练,重视顶岗实习,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开设技能大赛相关选修课程,使学生有效利用实训室仪器设备,熟悉仪器作业和常规检测方法。重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等[1-2]。
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研究临床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病原体检验的学科,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任务是介绍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以及相应微生物检验技术,重点阐述临床微生物学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检验程序及方法、结果分析和报告。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微生物学检验常用仪器,正确配制各种常用染色液、培养基、试剂及消毒剂,学会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形态、培养、生化及动物试验基本技术和检验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以往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中,学生竞赛包括4项内容,即白细胞计数及临床应用,细菌分离技术、革兰染色及细菌鉴定思路,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偶联法)及临床应用,形态学检验。教师竞赛内容包括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应用),细菌分离技术、革兰染色及细菌鉴定思路,生化检验(肝功能测定)及应用,形态学检验及骨髓片观察诊断[2]。目前,我院第二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实训内容均与竞赛项目有一定融合,如革兰染色及细菌鉴定已经纳入病原生物学实训教学,形态学检验内容已经纳入寄生虫学教学,其中部分内容由外聘教师授课,需要及时沟通。
2019年第六届全国检验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增加了免疫学检测项目,形态学部分也针对临床应用进行了相应改革,革兰染色要求在镜下找到细菌后根据血清学检验、生化检验等(提供照片)进行进一步鉴定,既检验学生动手能力,又检验逻辑思维能力,全方位考查学生理论和操作知识掌握情况。
相关论文推荐:卫生职业教育培训如何改革
根据竞赛项目的变化,我们对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方案进行了改革,具体如下。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我们将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理论和实训课时调整为1∶1,实训课时由原来的33课时调整到现在的48课时[3-6]。(2)融合教学资源。以竞赛使用的形态学图库为基础,结合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整合临床图库,丰富教学资源。(3)提高师资水平。在准备竞赛过程中,教研组成员不断探讨、合理分工,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过程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思并解决,实现教学相长。另外,竞赛还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微课制作、课程设计和实际操作来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4,7-9]。指导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术、较好的临床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在指导学生操作过程中解决存在的问题[10-12]。
我们对2016级、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2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73.7%的学生愿意参与检验技能竞赛选拔,89.3%的认为竞赛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85.3%的认为竞赛有利于专业课理论学习,91.8%的认为有利于专业实训,83.6%的认为有利于将来就业。可以看出学生对技能竞赛与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相融合认可度很高。另外,我们也对15所医院的29名医生进行了调查,87.6%的医生认为竞赛内容很贴合临床需求。
因此,针对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年一度的校内和全国技能竞赛,有必要将竞赛与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相融合,以赛促教,工学结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临床检验工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1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