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近几年来,我们农村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些经验与体会。从“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选择优秀文化传承载体”、“合理设定优秀文化传承目标”、 “坚持知行合一全过程育人”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在农村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介绍了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传统文化教育要贯彻国民教育始终,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为学校以文化人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的步伐日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学生打上了一层中国人的“底色”。
农村中小学校办学规模小,学生少,家庭文化素养相对低,又远离文化活动的中心——城市。如何在农村中小学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更需下力气研究和探索积累。
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仅从字面理解,“文化”一词中,“文”通于“纹”,由占卜中龟裂纹路引申而来,指规律,进一步引申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积淀的思想、道德、精神等。“化”原是两个同向行走的人,其中一个人自己掉头改变了前进的方向,会意为转变、改变。文化合起来就是因为领悟、遵从、传承了先辈的优秀思想道德精神而自觉地改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的方向。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即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从被动感知、主动认知、内心敬畏、知行合一、与时俱进、自觉弘扬、像基因一样传承创新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
二、科学选择优秀文化传承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多彩多样,哪些适合进校园,进什么是很重要的选项。以文化人的最根本遵循是润物无声,自觉改变。我们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把美育教育作为中心,把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传播美、创造美作为文化育人的基本路径和选择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地域文化资源禀赋,渐进式选择了刻纸、戏曲、书法、舞蹈、诵读、绘画几项内容。先期选择刻纸,是我们有一名教师曾经受过民间刻纸熏陶和师承,业余时间一直坚持创作,其作品既有传统的“莲(连)年有鱼(余)”“鱼跃龙门”,也有“包容向善、崇高唯美”的敦煌壁画,更有学生们熟悉的学习、劳动、生活场景,件件生动鲜活、惟妙惟肖。学校为老师的刻纸作品举办了专题展览,立刻吸引了广大师生关注。充分感受了刻纸的美。学校专门为他成立了一个工作室,组织有兴趣爱好的学生每周开展学习,其所教授的刻纸艺术,成了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
除了刻纸艺术之外,就地取材选取内容。秦腔是本地人最喜爱的戏曲艺术,村镇上有很多农民组成的自乐班。学校特意请了戏曲传承人来担任校外辅导员,教学生来唱曲子戏、秦腔、眉户剧等。依托社团活动,学校还组织美术、书法、合唱、手工、话剧等丰富的内容,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三、合理设定优秀文化传承目标
校园优秀文化传承在的根本目标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艺术能手,而是通过参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产品的全过程,更全面理解文化,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兴学生情志,交给学生一把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与自然相处、与不同文化相处的钥匙。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李怡说:“我们今天重提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应该以重建现代人的精神信仰为核心,而不是简单恢复历史的形式和表象。”
正是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的科学理解,并由此合理设定以文化人的目标,我们在实践中没有出现“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行为复古”的错误路子,而是逐渐明晰并不断坚定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引导学生体会文化中的“韵”,领悟传统文化中的“魂”。具体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刻纸不简单是完成一幅作品,更是通过刀尖刻出花草的美、人物的神;戏曲的学习不仅仅是表演一段,更是在一频一笑一唱一和中表现中国文化的含蓄。棋艺重在“艺”,书法重在“法”。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学习传统文化需要“神形兼备”,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而不是一种形式。
四、坚持知行合一全过程育人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给我们这所农村学校带来了教书育人观念进步,在全体教师当中树立了过程育人、全域育人的理念,也倒逼教师更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学生做出了示范。学校早前也曾让学生背诵朗读一些经典,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纸上、口上。我们学校曾得到一次公益捐助,在嘉宾与学生互动时,想让这些孩子笑一笑,这些孩子竟然不会笑,或者说僵硬地做出了笑的肌肉动作而没有多少情感,可以说笑比哭难看。结合这次的事例,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尤其是经典诵读上,更加注重实践。解析经典故事蕴含的文化,引导学生在一些集会、演出、演讲、展览等场合待人接物要大方;听演讲看演出要学会鼓掌;与人交流要微笑等。
刻纸的学习,需要熟练的刀技;戏曲的传唱,需要熟练的技巧;二胡的学习,需要熟练的指法……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锻炼了技能、培养了情志,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发现美的眼光、欣赏美的境界、创造美的能力、传播美的担当,“化民成俗”, 使他们逐步成为有时代视野世界眼光,流淌民族血液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论文作者:张文生
感知古老艺术之韵 领悟优秀文化之魂——农村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相关期刊推荐:《时代教育》2000年荣获北大核心期刊、本刊是由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教育类期刊。主要出版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管理、后勤与科研管理、研究生学术初探、考试探讨等学术论文来稿以及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1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