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将信息技术与心理学教育融合,可扩展心理学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高校心理学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应利用校园网构建心理学教育网站功能系统,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机制,组建网络心理咨询队伍,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学教育教学的认知,构建高校心理学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校;网络信息技术;心理学教育
近年来,高校心理学教育工作者对网络心理学教育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些方式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学校心理学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1]。然而就目前而言,探索实施网络心理学教育的途径仍是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一大困扰,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心理学教育的关系
信息技术和心理学教育通常是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的互惠关系,信息技术的介入实现了心理学教育的新想法,促进了心理学教育理念的调整。信息技术特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建构性,为心理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新途径。信息技术与心理学教育关系,如图1所示。
在信息技术与心理学教育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信息技术为实现心理学教育理念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又给心理学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
二、信息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利弊并存,网络为高校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加强与他人的社交能力,但网络信息碎片化、虚拟化及超现实性等特点,也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2]。
1.不良信息使学生形成不良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对行为、事物及选择的评价标准,是世界观的核心,是人类认知的内部驱动力。信息化技术可拓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激发他们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新技能,但是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社会的认知还处于摸索阶段,筛查和分辨能力不足,在充满着各种思想和多元价值观的网络上,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大学生极易受其影响,形成不良的价值取向。
2.不良信息使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许多大学生面对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为了逃避现实,选择沉迷网络,高度依赖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在虚拟的网络中可以满足他们对尊重、爱和归属感的需求,有效缓解现实中处理人际关系的焦虑和挫败感。由于网络沟通主要以文字为主,传递信息中存在较多虚假成分,且不能面对面观察对方的行为、动作、表情,缺乏对信息的理解,长期习惯积累,导致形成沟通障碍。久而久之,与现实中的家人、朋友、同学之间会产生沟通、交流和互动障碍,导致出现情感淡漠、缺乏同理心等心理健康问题。
3.沉迷网络
网络是柄“双刃剑”,合理使用对个人学习和社会发展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过多或者病理性的使用则会让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大学时期是学生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刚刚脱离父母庇护的学生急于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因为各种约束令他们产生挫败感,但是网络的超现实性,却很容易让他们在网络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理解,得到心理满足。所以部分受挫学生会选择虚拟且美好的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规则,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3,4]。
4.形成人格障碍
自由性、平等性和弱社会规范性等特性是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大学生在参加人际互动活动过程中,没有道德伦理规范的约束,没有社会角色定位,没有老师家长的监管,他们可以无拘无束、恣意妄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刺激感,他们在网络中往往扮演着与自身身份相差悬殊的角色,言行与真实的自己判若两人,角色扮演越久,越容易导致自我认知偏差,形成人格障碍。
5.弱化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网络是相对开放多元的环境,其中充斥着不同的文化、观念、思想和生活方式,判断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尚弱的大学生极易受他人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自尊心强,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意愿,但现实却很残酷,所以在面对挫败时易将现实中的不良情绪转移到网络中,轻者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对他人造成精神伤害,重者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对他人进行“黑客”攻击等违法行为,若一些悲观厌世的信息正好契合某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就可能会让学生采用自杀等极端的方式,对社会造成损失,对家庭造成伤害。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心理学教育多样化发展途径
网络心理学教育具有双重意义,即基于网络的心理学教育和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学教育。前者是把网络作为心理学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和新方法,是心理学教育体系的局部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学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对传统心理学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及运行模式进行发展和创新,是心理学教育体系的全面构建。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心理学教育理论研究看,它们处于两种不同的层次和方式,相互交织,缺一不可[5]。
1.建立心理学教育网站
建设心理学教育网站的前提是需要构建一个心理学教育网站功能系统(如图2所示),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提供大量的心理学教育资源,一是可以将教师主导转变为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增强心理学教育的交互性;二是可以拓宽心理学教育空间,让学生的学习在自主状态下完成;三是帮助教师创新心理学教育内容和形式,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6]。心理学教育网站功能系统的建立能实现他助和自助功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相关知识推荐:心理学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高校心理学教育网站主要是宣传推广知识、发布信息、方便咨询、分享案例、实现学生相互倾诉、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其功能在设计之初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和心理学教育工作的需求。
2.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咨询
目前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和视频通话等提供网络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性服务。与西方心理健康咨询相比,我国目前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文本形式为主,不能观察对方微表情、动作,也无法根据声音判断对方情绪,对此需要将国内心理咨询服务形式分为两类,即实时咨询和非实时咨询。
任何形式的网络心理咨询都以心理问题为主要目标,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比如一些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等障碍性心理问题就需要转为面谈咨询。图3描述了我国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的服务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心理咨询服务形式将网络与现实相结合,这样可以互补互进,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学教育的实效性。
3.组建高校网络心理学教育队伍
网络心理学教育是一个双向主体互动的过程,根据实施心理学教育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学教育网上队伍和现实队伍有可能是同一批人,网络的应用对心理学教育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和问题处理能力。影响心理学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在于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个人修养及实践能力。高校网络心理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熟练操作计算机网络,并运用网络技术和软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心理学教育实践中,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优良的个人品质,察觉和包容他人,较强的责任心。将网络技术运用到网络心理学教育中。
4.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依托信息技术,开展丰富的心理学教育课程,将“大学生心理学教育”课程及相关延伸课程、专题讲座等组成课程群,课程群是一个可以不断补充、壮大、发展、完善和开放的心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能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能满足部分学生对心理知识与技能的特殊需求。课程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主干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和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技巧,健全人格,完善自我,全面提升自我心理素质。延伸课程、热点课程和活动课程主要是补充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让学生学习最新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选择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心理学教育需要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机构的任务和内容是科学把握心理学教育,构建全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基于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学习经历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还应注重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挖掘其潜能。
5.提高对心理学教育教学的认知
正确认识心理学教育的重要性,对高校整体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心理学教材,合理规划心理学课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密切关注完善学生心理问题,实现其身心的和谐发展。表1是某高校开展的心理教育的课程安排。信息技术和心理学教育的广泛结合对高校心理学教学产生了放大作用。信息技术和心理学教育是一种互相影响、互惠互利的关系。当前高校心理学教育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高校之间还需加强交流沟通,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心理学教育理念和经验,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保障心理学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应积极构建信息技术下的心理学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渗透到高校心理学教育工作的各环节,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为高校的心理学教育创造新局面。——论文作者:白小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1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