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中的渗透必然涉及到所有中学教育者教育观念上的转变,主要包括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教育方式的改变、教育内容的认识、教育目标的确立等方面,而其落脚点应该是育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观念 转变 政法核心论文
对于当今时代的中学生来说,网络再也不是一种陌生的事物,网络已经成了他们一种经常的生活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6年7月19日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此次报告首次加入了青少年上网的数据分析,在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50%以上。 对于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在网络中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以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广大中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和信息服务时,也存在着如垃圾信息过多、价值导向不明确等问题。尤其对于身心尚不是十分成熟的中学生来说,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失去了鉴别力,甚至沉溺于其中导致诸如“交流障碍”、“网络成瘾”等一系列问题。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网络这种“第四传媒”的冲击,很多研究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变革等方面作了探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试图从教育者观念的转变这一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一讨论。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实践的效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就取决于实践者观念的科学程度。基于此,对于中学教育者来说,如果没有树立与网络时代相对应的科学理念,那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预期目标就不能实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网络渗透中的实效,从中学教育者角度看就是要积极主动地熟悉网络生活,走进中学生成长的环境中去。当然笔者所言的中学教育者指的是所有在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他们都负有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而不仅仅指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具体而言,中学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变应包括教育角色、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方面。
一、 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伙伴”而非“权威”
网络交往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全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作为教育者来说,他已经不再是信息的主导和价值观念的权威,当前的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中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的真相进行甄别和了解,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作出价值判断。这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靠正面宣传和观念引导来形成价值观的主导和塑造形成了一种挑战,中学生不再生活在信息的真空里,如果中学教育者依然以一副“权威”的姿态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有可能激发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强化其对负面信息的掌握。
中学教育者建立与中学生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就是教育者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思想变化,而不是仅仅从自己的学习背景和生活阅历对中学生的行为随意评价和判断。网络世界的兴起,大大促进了青年主体意识成长(主要体现为自我意识的增强、民族意识的深化、成长意识的发展等方面),推动了青年个性人格的丰富,引发了青年思维方式的创新 。不可否认,中学生作为青年人中一个特殊而广泛的群体,网络对他们的影响也具有相似性。网络对中学生的这些影响促使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必须转变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伙伴”,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者”。从一个“伙伴”的角度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中学教育者一旦自我角色定位为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伙伴”,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和启发他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让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和接受判断的标准和方法。
二、教育者教育方式的改变——“对话”而非“灌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灌输”方式的应用,并成为党的理论宣传的优良传统。从实践的效果看,这种方式对于社会思想舆论和价值导向的引导起到了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从现实层面来看,其存在地位依然不能被动摇,“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实践证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 因而这里谈教育者的教育方式由“灌输”向“对话”转变,并非是否认“灌输”的作用,相反,这是在坚持“灌输”原理下,对这一理论的灵活运用。
中学教育者与中学生的“对话”指的是教育者尊重中学生应有的话语权,在与中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共同达成价值取向上的共识的一种教育方式。当然教育者与中学生在知识背景和人生阅历上的差异使这种对话只有在共同的语境中才能得到实现。“这就要求教育者主动构建与受教育者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相适切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使得双方有可能相互理解对方的解释并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同过对话最终达成‘协商的共识’。” 网络交往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为这种对话提供了可能,只要教育者从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构成出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中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中学生思想上的波动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发现,并在“协商”中达成一致。
三、 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识——“生活”而非“知化”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总的来说关注的是中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但培养这些素质仅靠中学生识记和掌握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那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这只能是一些知识化的知识,即所谓的“知化”。尽管这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果片面强化这种培育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不一致,造就一些畸形人格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指出:“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 而此处所说的“习惯”指的是在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中学生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新的道德认知又不断反思和超越这种认知从而最终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正如前面所讲,当前的中学生会通过网络与社会进行广泛的接触,并在这个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许多信息。特别是当前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矛盾凸现时期。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冲突和矛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造成极大的冲击,理论的超前性和理想性导致中学生在书本上所学习的知识无法全面解释这些冲突和现象,这有可能进一步的激发中学生对理论的怀疑和叛逆心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也正缘于此。解决的办法只有靠教育者转变传统的以知识习得为主的教育观念,转为面向生活进行教育,用生活来进行教育,这也正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本质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生活世界为背景的,生活世界的冲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和源泉。中学生网络生活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其思想上所受到的冲击和波动是前所未有的,教育者只有主动适应和接纳网络世界的一些交流方式(如Email、QQ、博客、聊天室等),并在这些交流中及时地察觉中学生思想冲突的集中点,才能适时地给与这些交往以思想道德方面的文化支撑,做好隐性规范的传递与正面价值的引导。由于网络平台的特性,使中学生在上面暴露出来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更加真实和普遍,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积极主动地渗透到中学生的网络生活中,使日常教育更具针对性。
四、教育者教育目标的确立——“育人”而非“授知”
根本上来说,中学教育的知识传授和育人是一体的,并不是割裂的两面,而且所有教育过程都是为育人服务的,培养真正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但当前中学教育“应试化”趋向越演越烈,导致了中学各科普遍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分数的提高,忽视甚至忽略了中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关注,致使中学生在面向社会生活进行认知的时候,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隔离感。认知心理学一般把人的认知看作是个体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人的认知包含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和对社会世界的认知两个方面,对物理世界的认知由于对象的相对稳定和简单,其认知结论的正确性就往往取决于认知主体所具有的知识结构。而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则相反,由于认知对象就是认知主体所生活的社会生活或社会情境,对象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使认知过程也变得更加复杂。而且许多研究还表明,个体对社会认知的能力与智力之间存在着低相关或至多是中等程度的相关。因此个体对社会的认知往往取决于自己与社会的交往经验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以及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情感认同度等方面。中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行为就不完全取决于自己掌握了多少的理论或者知识,他们关注的是自己所处的生活过程的合理程度以及它的落实情况,当前部分中学生的厌学情绪或者对社会的不认同感应该来源于此。网络为中学生提供了身心舒展的地方,信息的便捷和交流的无障碍使部分中学生往往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
鉴于此,中学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只能落实到“育人”上来,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也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落脚点。中学生的发展方向更多的指向未来,一个国家中学生的发展态势完全可以看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命运。要“成材”必先“成人”这样的理念应该切实地成为所有中学教育者的内心信念,并始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这种理念的落实就必须关注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积极地在网络的渗透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网路平台,把中学生当作拥有自己话语权的平等主体,通过对话增强中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协商基础上的共识”,而非传统的“控制下的共识”,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在网络时代的体现。
参考文献: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张瑜、吴倬:《试论网络文明对当代青年思想意识成长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期刊,2006年第9期。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郭毅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阐释及其意义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期刊,2006年第6期。
张法琨主编:《古希腊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