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机合作社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在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生产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分析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基础上,设计了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组织发展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农机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二阶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4个地市(直属县)农机合作社的总体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水平最高,其次是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排第3位,大兴安岭和伊春分列第13位和第14位。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绩效评价;AHP;二阶模糊综合评价;黑龙江省
0引言
黑龙江省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业及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自2003年始,黑龙江省开始探索新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尝试建设模农机合作社,2008年开始改为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截至2015年,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数量已达1278家,累计流转土地近200万hm2[1]。建设农机合作社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有力促进了土地流转、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于农机合作社的研究也逐渐成为领域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在此形势下,评价农机合作社发展绩效,进而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以有针对性的提升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效果和经营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国内学者在农业绩效评价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工作。殷慧慧基于供应链一体化思想,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农产品供应链各个节点的绩效,并对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超对接”所处水平进行评价[2]。周振通过对黑龙江省仁发农机合作社的剖析,揭示了盈余分配方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绩效的重要性[3]。张一豪使用DID模型来评价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助农增收的绩效,结果表明:农机合作社社员与非社员相比,农户家庭总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显著增加,经营性收入显著减少[4]。赵捷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哈尔滨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托宾模型(Tobit)对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得出3个影响因素,即二次返利额、技术服务培训和销售对象的稳定性[5]。李双元以青海牧区55家合作社的调查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合作社绩效进行了排序,发现影响合作社绩效的因素依次是组织运营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6]。
由上可见,关于农业及农民合作组织绩效评价的研究对象有部分调研的合作社群体或单一典型合作社,研究方法涉及DEA方法、DID方法及Tobit模型等,但关于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对黑龙江省省各地市(直属县)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设计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方法对黑龙江省各地(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进行评价分析,为黑龙江省及相关地区农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社员、村集体或企业牵头主办,政府给予资金补贴并进行技术指导,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
这个系统处于一定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之中,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置农机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外,还应遵循如下准则[7-10]:
1)既要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绩效,又要突出重点。农机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既要具有典型性,又要求指标数量适当;所设计的指标既要反映农机合作社具体特点,又要具有层次性。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如何选择有效的关键性指标,是研究问题的重点。
2)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的原则。经济效益是反映农机合作社经营效果的重要方面,但仅为绩效的一个侧面,农机合作社要健康永续发展,必须考虑合作社的组织及制度完善程度等因素,在评价农机合作社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农机合作社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价。
3)所设计评价指标既要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具有实用性和可量化性。在选择农机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指标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尽量依据现有统计数据进行指标选取,选择可量化指标。既要保证指标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要保证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这样设计的农机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才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可复制性和可移植性。
1.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地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一个地区(市)所有农机合作社的总体绩效。依据相关文献,结合盈利性组织及非盈利型组织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式及黑龙江省各地市农机合作社发展特点,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经过反复修改完善,研究确定黑龙江省地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组织发展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
1.2.1经济效益指标
农机合作社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包括农机装备投资额、合作社收入、总盈余及产销率等方面,农机合作社的收入包括社内收入和代耕作业收入两个方面[11]。由于不同地市农机合作社数量不同,土地总体经营规模也不一样,为消除经营规模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收入及盈余指标包括单位面积社内收入、单位面积代耕作业收入和单位面积总盈余。
1.2.2社会效益指标
农机合作社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除体现其自身经济发展之处,也具有促进行业技术、经济进步及相关产业发展等较强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农机合作社采用大型农机装备经营大规模土地,可以显著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吸纳更多的农户加入农机合作社,进而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可以从农机合作社对非合作社成员的带动力、合作社对社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及农机合作社为社会提供优质农产品水平等方面评价农机合作社的社会效益。具体指标包括入社户数、合作社从业人数及自创农产品品牌数量等指标[12]。
1.2.3组织发展指标
农机合作社组织发展指标应包括农机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合作社组织自我完善能力等方面,采用农机场库棚面积、入社面积占比、全程机械化程度、组织培训次数及政府扶持资金额度等指标反映农机合作社组织发展能力。
农机场库棚面积是充分发挥农机装备作用的后勤保障,全程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农机合作社经营效果的综合体现,入社面积占比和组织培训次数是保证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13]。在农机合作社发展初期,政府扶持资金额度是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前提和提高农机合作社发展潜力的保证。黑龙江省地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1.3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价指标权重
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确定指标权重,首先将请多名专家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经验判断并打分,依据AHP相关数学模型计算各指标权重。若计算结果通过一致性检验,则说明各指标权重有效[14-15]。
邀请黑龙江省农机管理部门及农机合作社经营者共10位专家采用1~9标度法进行打分,得到由各指标重要性程度构成的判断矩阵。依据AHP原理,运用YAAHP软件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可以看出,经济效益权重为0.6。这说明,经济效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最大动力,特别是总盈余对一个农机合作社的绩效影响最为明显。社会效益和组织发展对农机合作社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相似,对社会效益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入社户数,入社面积占比是对农机合作社组织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2黑龙江省各地市(直属县)农机合作社绩效评价
2.1二阶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采用二阶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黑龙江省各地市(直属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绩效。基本原理如下:
1)统计各指标的数值。通过实地调查和计算转化到精确的定量值,定性指标由专家等转化为定量指标。
2)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数据无量纲化处理主要解决数据的可比性,消除各项指标值的量纲,使指标值介于0~1中间。对于定量指标,指标无量纲化过程也就是求解隶属函数的过程。本文采用极值法对各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于评价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合作社绩效水平越高的数据,采用公式(4)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于评价指标数值越小越好的数据则采用公式(5)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采用式(4)或式(5)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依据式(6)和式(7)计算黑龙江省各地市(直属县)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如表3所示。
依据计算结果可以清晰发现:黑龙江省14个城市(直属县)的农机合作社的组织发展水平较为均衡,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差较为悬殊。
由表3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水平最高的是绥化市,其次是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排第3位,大兴安岭和伊春排名靠后,分列第13位和第14位。
3结论
1)在明确本领域国内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确定了农机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结合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特点,设计了二级评价指标体评价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采用AHP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利重。
3)采用两阶段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黑龙江省14个地市(直属县)农机合作社的总体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绥化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最高,其次是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排第3位。
黑龙江省各地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评价研究相关期刊推荐:《时代农机》(原名:湖南农机)创刊于1974年,由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主办。设有:专题综合、观察思考、研究开发、农业工程、服务推广、市场经营、安全监理、使用维修、国外农机、装备制造、工程设施、动态简讯、人物风采、消费维权、科教培训、政策法规、学术前沿等栏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1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