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微生物制剂虽在水产养殖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要想水产微生物制剂能有一个良好的应用价值,正确认识和使用水产微生物制剂变得十分关键。本文对正确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产养殖,微生物制剂,注意事项
1微生物制剂的概念
微生物制剂是将自然界有益细菌通过人工筛选培育,再经过生物工程工厂化生产出来,用于生态调控及动物营养保健的活菌制剂。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在养殖水体中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2水产养殖微生物制剂的种类及作用
微生物制剂是由一些对人类和养殖对象无致病危害并能改良水质状况,能抑制水产病害的有益微生物制成。常见的水产养殖微生物制剂主要有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枯草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EM微生物菌群等。它们具有改良水质、增加溶氧、降低氨氮、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动物体内水环境生态平衡、提高动物抗病与免疫力、促进养殖对象生长等功能。
3应用水产养殖微生物制剂的注意事项
3.1注意菌株的安全性和针对性
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时,考虑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应注意菌株的特异性,所选的菌种应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和严格的驯化,防止对渔业生产和人的健康造成损害。实际应用时,结合具体的养殖要求和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对应菌株,发挥它的最大效力。
3.2注意菌株的质量和活化
使用微生态制剂时,应注意菌体的数量和活力,保存时间过长的微生态制剂,活菌数量逐渐减少,活力不足,其作用效果明显降低。建议在妥善储存后,还应尽早使用,如制剂的颜色和气味发生明显变化,则菌体可能已开始死亡腐败,尽量不要使用。除了注意保持菌体活性外,还可采取适当的活化措施提高菌体的活性,增强使用效果。
3.3注意使用时间和周期的准确性
由于微生物制剂起效具有滞后性,要发挥微生态制剂的治本防治作用,尤其是在幼苗开食,食性转换,季节变化,鱼病高发等关键时期,建议提前使用微生态制剂,才能够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微生态制剂进入水产动物体内或者水体环境中,有益菌的数量具有先增后降的生长周期,其长短与菌群种类,密度,水体肥瘦,有害菌的数量等密切相关,所以在应用中应参考水体的透明度以及水质化学指标,及时调整。
3.4注意使用方法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不同的微生态制剂,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因此对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必须强调个体化原则,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在使用微生态制剂前,各种环境因子都可能对微生态制剂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应把不良影响降到最小,选择适宜的水环境,依此选择相适应的微生态制剂,并通过改进措施,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使用方法好坏是决定微生态制剂效果的关键,要协调好与其它技术措施的关系,禁止与抗生素,杀菌化学药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杀虫剂等同时使用,在施微生态制剂后的生长周期内,尽量不使用化学药物,尽量加水不换水。此外应按照“交叉交替”原则进行使用,即根据不同的养殖期和水质要求,交叉使用不同类型的微生态制剂,通过外用与内服相结合,泼洒与拌饵的交替使用,保证有益菌在养殖环境中和水产养殖动物体内成为优势菌群,保障水产养殖动物始终处在健康的生长环境中。——论文作者:黄萍萍
相关期刊推荐:《新农业》(半月刊)创刊于1971年,是由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设有:农业政策、农村经营管理、种植新技术、养殖新技术、瓜果生产、果树栽培、土壤肥料、贮藏加工等栏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1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