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来源: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21-11-13 09:28

  摘要:随着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社会也加强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应对。有效应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需要坚持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发挥主权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多行为体的共同作用,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模式的治理机制。只有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才能有效维护海洋的健康与可持续,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关键词:海洋塑料污染海洋治理全球治理

  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随着人类社会开发和利用海洋进程的推进,造成了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以及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这些都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其中,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在近年来日益突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加上塑料垃圾的不当处置,大量被废弃的塑料制品最终都流向了海洋。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是典型的“公地悲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集体行动,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十分严峻

  塑料制品由于价格低廉、经久耐用、轻盈便捷等特点,自20世纪以来就被人们广泛使用。塑料制品自发明以来,大约生产了83亿吨塑料制品,其中仅有9%的废弃塑料制品得到了循环使用。尽管部分塑料废弃物作为可循环垃圾被回收利用,但是由于管理不善以及意识不足等原因,塑料污染问题仍然遍及全球各地,海洋也未能幸免。

  全球的各大海洋几乎都存在塑料污染问题,在海洋垃圾当中约有60%—90%都是塑料垃圾[1]。美国的《科学》杂志最新研究发现,每年有大约800万吨大块的塑料垃圾以及150万吨的微塑料(直径小于或等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垃圾流向海洋[2]。初级微塑料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生活之中,大约98%来源于陆地,仅有2%来源于海上的活动。海洋中的次级微塑料污染问题大部分来源于塑料垃圾的处理不当,包括塑料瓶、塑料吸管、塑料购物袋,以及海洋中的渔船、运输船舶以及油井等倾倒塑料垃圾以及废旧渔网的丢失或者遗弃等。

  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由于全球海洋的连通性,海洋塑料垃圾随着洋流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导致了全球海洋生态的污染问题。因为塑料不能实现自然性降解,塑料污染一旦形成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对其所在之地的生态造成危害。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垃圾还可能造成船只以及海洋生物的缠绕,被海洋生物误食吞咽下去的海洋塑料无法消化,对海洋生物来说是致命性的,成为海洋生物的“新型杀手”。另外,海洋微塑料的大量存在,也越来越多地聚集到海洋生物的体内,影响其健康发展,并且最终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当中。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海洋塑料污染问题也会破坏海洋植物的生存,而这些海洋植物为地球提供了大约10%的氧气,因此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地球上的生命“窒息”而死。

  应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需要坚持的原则

  全球性的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是典型的“公地悲剧”,为有效减缓和应对这一问题,需要所有参与者的集体行动,避免“搭便车者”,提升所有参与者遵守规则的意识。

  其一,源头治理。要缓解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减少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消费和使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了限制甚至完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以及其他相关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措施,这从源头上大大减少了陆地和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需要对陆地上的塑料垃圾等废弃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塑料垃圾等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实现环境无害化。另外,需要加强塑料制品的循环再利用,并且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其二,过程管控。海洋塑料污染相当大的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化纤物品的洗涤,以及汽车轮胎行驶过程中的磨损,这些微塑料经过陆地的排水系统最终流向了海洋。因此,需要并对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有微塑料的废水进行妥善处理,对于进入河流与海洋的废水和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完善,减少进入海洋中的微塑料。

  其三,国际合作。许多国家将海洋当成公共的排污场所和“垃圾收容站”,不受管制的海洋倾废加剧了海洋垃圾污染的问题。需要在联合国或者相关国际组织的协调下使各国对海洋塑料垃圾问题形成共识,并在共识的基础上促成国际社会采取集体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由于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世界各国的塑料制品使用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科威特、德国、荷兰、爱尔兰和美国等,都是人均每天使用塑料制品较多的国家,这些国家人均塑料使用量是印度、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孟加拉等国家的人均使用量的10倍以上。因此,在坚持国际合作原则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的人均塑料使用量与塑料垃圾的产出等指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和要求。

  其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到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原则,同时也是应对海洋塑料垃圾问题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当代人无论是使用塑料制品还是对塑料垃圾进行处理,都应该坚持在满足目前当代人需求的同时,考虑到后代人的需求和利益的原则。为子孙后代着想,为了实现人类社会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何“竭泽而渔”与“因噎废食”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其五,多主体共同参与。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的有效治理,不仅要求主权国家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以及国际社会的集体行动,还要求其他相关行为体如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等行为体积极行动起来。联合国以及其他相关的专门性国际组织作为国际行动的协调平台,可以推动应对全球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的国际合作;尤其是环保类的非政府组织在监督其他行为体的行为、塑造环境意识与推动国际共识的形成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一些大的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应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在塑料制品的技术创新方面积极探索,推出更为环保的产品以及加强对塑料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

  应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国际机制

  基于以上原则,国际社会应形成一个应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在这个治理机制中,主权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大企业等多层次的行为体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为重要的行为体,国际社会达成的一系列决议都需要国家政府在国内的落实与实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意识到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严重性,除了积极参加和支持国际组织协调的系列倡议之外,一些国家政府在国内也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减少塑料物品的使用以及加强对塑料垃圾的管理措施。中国在2008年颁布并实施了“限塑令”,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并在2020年对“限塑令”再次升级,进一步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包装品以及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英国在2018年计划禁止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加拿大的温哥华也率先通过禁令,禁止一次性塑料杯子、饭盒以及吸管等塑料制品的使用。印度由于人口众多且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塑料垃圾生产大国。印度在2019年就宣布禁止使用塑料袋、塑料杯子和塑料吸管等,并且宣布在2022年之前禁止所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环保意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执行国际环境条约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达成应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国际环境条约时,也需要借鉴国际气候机制所秉持的“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的责任,充分激活并发挥发达国家以及有能力的大国在应对这些问题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其他国家也应采取能力所及范围内的实际行动,实现共同应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集体行动。

  在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层面,联合国尤其是其系统内的相关机构,在应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方面推进了大量的活动。海洋是联合国通过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领域,第14个目标就是专门针对海洋可持续发展。在2017年6月于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海洋大会上,也通过倡议号召各国尽快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研究与开发易降解的环保型替代品。为应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充分唤起民众对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的环保意识,联合国大会主席在2019年发起了“大张旗鼓,淘汰塑料”的全球性倡议。

  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日益重视应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近年来无论是七国集团(G7)还是二十国集团(G20),都围绕应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在2018年6月召开的G7峰会上,除美国和日本之外的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5国和欧盟签署了《海洋塑料宪章》的倡议,要求各国政府制定标准,增加塑料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承诺大幅度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到2030年严禁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到2040年实现100%回收等具体数值目标和行动倡议。2019年在日本大阪召开的G20峰会,海洋塑料污染成为重要议题,与会国达成“蓝色海洋愿景”,提出在2050年之前力争将海洋塑料垃圾“降为零”的宏大目标。

  环境保护类的非政府组织一直以来就是环保领域的“先行者”,是国际社会环境意识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且在监督企业生产甚至监督国家履行国际条约方面进行了很多的工作。这包括专业性的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以及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以及众多成员的倡议性的环境非政府组织。研究型的智库类非政府组织,通过发布研究报告的方式唤起公众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并提供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一直以来专注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与国际环境意识的培养。2017年IUCN发布了《海洋里的初级微塑料》研究报告,对海洋微塑料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尤其对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些大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与研发能力,在推进可循环的塑料制品与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商品的塑料包装是塑料垃圾的主要构成,近年来一些环保意识较高的企业开始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包括使用回收的海洋塑料应用到生产中。戴尔公司在2008年就开始大量使用回收再循环技术来生产新产品,2017年又推出了回收海洋塑料垃圾制成的新型塑料电脑包装盒。一些饮料公司也开发了新型的包装瓶,这些瓶子包含部分回收的海洋塑料。另外,越来越多的公司致力于减少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或者致力于开发和使用可降解、环保型的塑料制品,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将塑料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这些大型公司的理念和行动,也随着企业在全球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展,在实践中传播了先进的环保理念和生产方式,为减少塑料污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球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机制建设的中国贡献

  以上多层次的行为体在应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方面可以发挥不同作用,这些不同层面的行为体共同行动,构建了一个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参与者等行为体相互协作的常态化机制,共同应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海洋塑料垃圾问题关注度的提升,应对这一问题行动的国际共识也已经形成,一项应对全球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的国际协议也有望在近期达成。在这一背景下,只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积极地共同采取应对行动,海洋中的塑料污染会逐步得到改善。相关国家应加强关于塑料制品使用的政策法规以及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塑料及微塑料的使用和处理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塑料废弃物向环境输入,实现本国海洋微塑料污染有效治理的同时,更好地应对全球海洋治理形势的变化,共建海洋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共同的行动,不仅是指国家采取行动,也包括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多元主体,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应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国际机制,将海洋塑料污染问题从源头进行治理,在过程中加强管控,国际社会共同协力,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尽管新技术的发展不是应对海洋塑料污染的“万灵药”,但随着塑料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可降解、环保型塑料产品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塑料垃圾将会减少,塑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会降低,这也是应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另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需求和使用会逐渐减少,也会从个人消费者的层面大大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总之,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治理,需要不同层面的行为体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

  相关论文您还可以参考:浅析水文勘测技术在水污染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习总书记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指出“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指导思想,推动全球海洋治理理念的发展,也为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中国非常重视应对塑料污染问题,在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和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同时,还在国家层面推动加强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科学研究,并积极参与了国际上的多边或双边层面应对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国际合作行动,为全球海洋塑料污染治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另外,中国积极参与“蓝色伙伴关系”的构建,也是中国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海洋问题的行动。只有国际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给未来世代的人们留下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海洋。——论文作者:孙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20959.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