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在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管理过程中,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因此,为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减轻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现状;存在问题;防控对策;农业职称论文
从林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调节改善林业生态系统,使系统内的生物群落结构持续稳定,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将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影响生态、经济等效益的水平以下。现就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几点看法讨论如下。
一、重新认识林业有害生物在林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所谓林业有害生物是人类从对自身利弊角度提出的一种名称,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有害生物是对人类有害,必须彻底消灭,这种观点并不全面。有害生物的发生往往是在林木所处环境失调的情况下,才对林业植物造成一定的危害,它们的适度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有刺激植株生长、发育、淘汰劣势植株的作用,不能单从人类的利害去评价有害生物是否有害。有害生物的存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长期共同生存建立了共居关系,形成多种多样的食物链和关系网络,在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中发挥着作用。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待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就要求我们在有害生物的防治上实施可持续控制,即在它们共存的情况下减少生态、经济等损失,从以往的“绝对防治”改为和自然界相适应的“相对防治”。
二、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和造林规划设计
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必须从规划设计抓起,规划设计在考虑造林成效的同时,还必须在植物的选用配置上符合生态学原理和植物的生态学特性。
㈠在树种的选择上做到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是保证林木健康成长及提高林木对有害生物抗性的前提,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植被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原则。
㈢植物配置应依据生态学规律
规划设计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及生物多样性原则,建立与天然植物群落相似、具有地方特色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在这种群落中有害生物成林业生态系统中有机组成部分,受自然天敌的制约,不易发生毁灭性灾害。
㈢植物配置应注意利用生物间相生相克等生物学特性
植物的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的相生促进作用,消除或降低植物间相克抑制作用和自毒作用。利用植物之问的相生相克原理,科学安排植物的配置,相互促进生长,共享天敌,是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中的重要方法。相克的如:在设计栽植龙柏、侧柏、桧柏、翠柏等造林树种时,必须要离苹果园、梨园五公里以上,否则苹果(梨)锈病就会严重发生,因为龙柏、侧柏、桧柏、翠柏是锈病冬孢子角和冬孢子的越冬寄主(明显实例是静宁县西领公园,就地运用了现有的苹果园、梨园,由于观赏需要在园内人行道两旁栽植了桧柏、侧柏,在夏季树体生长季受苹果(梨)锈病的危害树叶就已呈现出灰白色,叶片因失绿影响了光合作用,造成树体营养积累不够,影响果实质量、观赏效果)。苹果、梨和刺槐也不能一起栽植,刺槐是苹果炭疽病菌体的越冬场所,也是苹果、梨根部病害紫纹羽病的中间寄主。相互促进生长的如刺槐杨树混交林,在北京潮河冲积沙地上十四年生的加杨刺槐行状混交林与相同条件下的纯林比杨树高和胸径增长187%和253%。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天牛、透翅蛾、杨树腐烂病、杨树溃疡病的发生。
三、加强檀物检疫和林木抚育管理是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关键
造林初期做好苗木的检疫工作是保证林业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做好森林内林木的抚育管理是林业植物保健的主要内容,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增加林木抵抗有害生物的抗性是达到对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一种手段,是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中最基础、最经济的方法。
㈠植物保健应从栽植抓起,栽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造林成活率
在栽植过程中,首先,选用实施过检疫程序的健壮无有害生物的健康苗是施工质量中选择苗木做好植物保健的第一步。其次,安造林技术规程做好整地、浇水等施工中的每个环节。
㈢实施科学的林木抚育管理是做好植物保健的关键
林木抚育管理应紧紧围绕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减少有害生物源和有害生物大发生这个中心进行。每项措施都要放在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体系中,一般来说林木抚育管理有以下内容:及时松土、除草保证林木养分供给;间伐、整枝以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清除病枝、病叶减少侵染源等。
四、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与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是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防治具有许多优于化学防治的特点,如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药性,起到了保护生态平衡、持续控制有害生物的作用。缺点是防治不如化学防治速效,人工培养天敌技术难度高,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不多。但运用生物防治进行生态调控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发展方向,在可持续控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生物有很多,包括天敌昆虫、微生物、等多种产品。如蛀杆害虫的天敌啄木鸟、微生物苏云金杆菌、仿生制剂性诱剂等等。
五、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中化学农药的应用
化学农药有污染环境、杀害天敌、破坏生态环境中生物平衡链等缺点,但由于我们营造的人工林树种单一,生态可调控性差,有害生物种类多,一些种类又繁殖迅速,危害严重,生物防治又速度慢,不如化学农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快速、高效。所以在林业防治中使用化学农药时尽量以减少污染环境、保护天敌为的前提。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禁用剧毒、长效持久农药,慎用广谱杀虫、杀菌剂,用具有选择性强、单一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二是推广科学的化学农药施用技术。如采用低容量、超低容量、静电喷雾技术,严格控制使用大容量喷雾方法,同时减少对粉剂、乳油类化学制剂的使用。它们对水、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污染不仅是化学农药本身,其有机溶剂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小编推荐优秀农业期刊 《中国家禽》
《中国家禽》论文发表(半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主办、全国各省畜牧业协会协办的中国畜牧业协会会刊,是我国家禽行业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畜牧、兽医类权威性期刊,中国家禽编辑部审稿周期为3个月,若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复合影响因子:0.383,综合影响因子:0.24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