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农业期刊论文紫背天葵种植关键

农业期刊论文紫背天葵种植关键

来源: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15-05-06 09:19

  导读:紫背天葵是一种很好的集营养与特殊风味于一体的高档蔬菜之一,市场价值高,在湖北武汉黄陂地区已有大规模种植。栽培时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田块,适时定植,采用缓苗技术,科学田间管理,适时采收,适时留种、采用无公害农药防治病虫害。

农业核心期刊

  紫背天葵是一种很好的集营养与特殊风味于一体的高档蔬菜之一。鲜嫩茎叶和梢中的VC含量较高,还含有黄西酮苷等,因嫩茎叶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还有止血、抗病毒等药用价值。紫背天葵还可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能力,对肿瘤具有一定的防疗作用,具有长期开发的价值。

  2004年,武汉市农业局与黄陂区农业局从重庆引进紫背天葵,经过试验、试种、示范、小面积推广,现已规模种植。近年来,黄陂区发展都市农业,充分利用设施条件,进行了紫背天葵大面积无公害高产高效周年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种植户广泛好评。现将其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紫背天葵主要是以鲜嫩茎上市为种植目的,因此要选择耐热、耐寒、分枝力强、抗逆性强、商品性较好的品种。

  2 繁殖方法

  紫背天葵繁殖方法有3种,即扦插法、分株法、播种法。黄陂地区经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当地人的习惯,一般采用如下2种方法。

  2.1 扦插法

  春季2~3月及秋季8~9月从无病健壮植株上剪下6~8 cm长的嫩茎枝条,保留完好的节部,带3~5片叶,摘去枝条基部1~2片叶,斜插于苗床上,扦插株距为6~10 cm,枝条入土深4~5 cm,浇透水,盖薄膜保温、保湿,经常浇水。在20~25℃条件下,15~20天长出新叶,并发出较多的不定根。夏秋季节用遮阳网覆盖。整个苗期视具体情况可进行1~2次中耕除草。

  2.2 分株法

  早春出芽前将地下宿根挖起,经整理后切成数株,随切随定植,每穴1株。染病、已种植多年或采收量较大的植株不宜再作分株繁殖。

  3 地块选择

  紫背天葵种植选择无污染,符合无公害标准化要求的地块。要求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洁、土壤耕作层深厚、疏松肥沃、理化性状良好、交通方便,地下水位在0.6 m以下,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pH值6~7的中性土壤,避开土壤有机生物种群地区种植。

  4 整地施肥

  定植前30天左右整地,深翻土壤20~30 cm,晾晒15天,每667 m2施有机肥3 000~4 000 kg、狮马牌复合肥50~100 kg、饼肥100~150 kg,或施入充分腐熟猪牛栏粪3 500~4 500 kg,或狮马牌复合肥50 kg、生石灰50 kg、钙镁磷肥50~60 kg、充分腐熟的粪水2 000 kg,后耙平作畦。可采用高畦栽培,畦宽100 cm,沟宽30~35 cm、深20~30 cm,畦边起10 cm高的边,或作畦宽1 m、高25~30 cm,沟宽40 cm栽植畦。地块和畦中间要开深30~40 cm的腰沟,田块四周要开围沟,以利排灌水。

  5 适时定植

  紫背天葵抢早上市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设施栽培可在2月初大棚套小拱棚(小拱棚再套简易竹棚)定植,3月中旬小拱棚内定植;露地栽培可在清明节(4月5日左右)开始定植,行距

  30 cm,株距20~25 cm,每667 m2 种植4 500株左右,定植后及时浇缓苗水。

  6 缓苗技术

  选晴天7:00~9:00或16:30~18:00定植。定苗后连续晴好天气利于缓苗;若早春定植夜间温度过低,可在固有设施上再加一层膜,保持地温。定苗时按自然规律顺序扦插,切忌反向扦插,及时浇足定根水,定植7天内控制水肥施用;10天后,及时观察苗生长情况,有死苗的立即补插。对后补小苗或缓苗慢、长势弱的苗,可于定植后15天,每667 m2浇施腐熟稀薄人粪尿1 000 kg提苗,促进早发快发。

  7 田间管理

  ①水分管理 充足的水分、养分供应有利于茎叶生长,保持产品脆嫩、微甜、爽滑、营养丰富,因而每天17:00时利用喷灌设施喷洒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防水防涝。

  ②温度管理 紫背天葵不耐炎热高温,夏季不能受旱,遇高温或在夏秋间歇适当覆盖遮阳网。冬季注意保温,使其安全越冬;黄陂地区采用大棚套小拱棚,小拱棚套简易竹弓棚,竹弓棚里面再加一层膜(白天揭开),注意土壤昼夜温差不宜过大,以保证紫背天葵安全越冬;夜晚的棚温最好保持在10℃以上,中午棚温超过30℃,及时通风降温。

  ③整枝及采收 植株旺盛生长期,每次中耕时适当摘去植株基部老叶,以利新枝萌发和通风透光。注意除草、施肥、浇水。紫背天葵是多次采摘作物,每采收一次,667 m2施狮马牌复合肥3~5 kg,中耕除草1次,浇水1次,整个生长期浇水要均匀。为了保持产品的优良品质,分别在8月中旬、12月初重新扦插,连续种植2年的田块,应轮作。

  8 适时采收

  紫背天葵定植后20~30天即可采收,采收标准为嫩梢长10~15 cm,先端具有5~6片叶,第1次采收时,在茎基部留2~3个茎节,使新发生的嫩茎略呈匍匐状。约15天后,可第2次采收。从第2次采收起,茎基部只留1个茎节,以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黄陂区冬季充分利用设施可周年采摘上市。

  9 适时留种

  紫背天葵不耐寒,经多年驯化栽培与选育,在黄陂地区能安全越冬。种株最好在初霜前后,利用设施在棚内保存;注意选择未发病,生长健壮、产量高的植株,截取顶芽,扦插在棚内留作种株,以供来年选用,大棚内最适温度10℃以上。

  10 病虫害防治

  10.1 农业防治

  各种病虫害要坚持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无病虫植株扦插,实行轮作、窄厢深沟栽培、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及钾肥,清洁田园,并注意通风降湿等。

  10.2 物理防治

  病害采用晒种、热水浸种或高温处理种子,可减轻发病;虫害防治采用三诱技术(灯诱、性诱、色诱)捕杀、摘除卵块等,也可用银灰色遮阳避虫网趋避害虫。

  10.3 化学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菌核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和B型烟粉虱等;使用的农药应符合GB 4285、GB 8321.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等的要求,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农药,采用无公害农药进行常规防治。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王淑慧,王跃荣,王庆.武汉地区紫背天葵周年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0(11):18-19.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7611.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