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木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重要元素,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美化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木雕无论以何种艺术形式展现,都涉及到题材问题。因为木雕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本身就是由题材的广泛性决定的。如果题材囿于传统,拘泥于某种定式,便会逐渐“老化”,以致成为木雕艺术发展的瓶颈,最终丧失其艺术生命力。是故,木雕艺术的发展迫切呼唤传统题材的创新。
[关键词]木雕;形象;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木雕等传统艺术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木雕技艺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过去,木雕这样的手工艺大多是家族式的传承方式,只限于父子、师徒等之间进行传承,对于外人一般不会透漏。在这种传承方式的影响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木雕这项技艺的传承也面临着危机。因此,为了木雕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当代的木雕艺术家在传承方式和技艺方面都在不断地寻求改变,寻求木雕技艺在传承和创新中的平衡,从而使木雕技艺发扬光大。
一、设计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对于木雕作品来说,其艺术造型的设计与雕刻技艺的重要性是相当的。在传统的木雕作品设计中,题材十分丰富,包括了人物、景物以及故事等,其中人物以及具有美好寓意的一些动植物是最常见的题材,例如侍女、观音、弥勒、寿星、牡丹等,如果以故事作为木雕的蓝本,则以八仙过海图最为普遍。在这些传统的木雕艺术造型中,往往包含了如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富贵长寿等祝愿和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和喜爱。但是,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只专注于传统文化,只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设计的理念和想法显然是不够的。要想让木雕技艺进一步发展,在当代有着更广阔的空间,就要与当代的文化和艺术相结合,对其艺术形式进行创新。例如,在设计木雕作品的造型时,就可以结合现代文化中的一些象征进行创新,如熊猫、孔雀、锦鲤等现代比较流行的带有祝福寓意的动物造型,或者以当代中国梦、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新变化、社会进步的新表现等作为设计的主题。这样不仅丰富了木雕创作的内容,还能使木雕的展现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进而满足社会各界对木雕艺术的审美要求。而木雕除了作为单独的艺术作品出现之外,往往还是建筑装饰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古代的园林、宫殿、庙宇等建筑中,都会有木雕作为装饰,如园林中的雕花木窗、庙宇中的佛龛佛像、宫殿的梁柱等,雕梁画栋、雕栏玉砌等成语足以显示出木雕艺术在建筑装饰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现代生活中,由于木制建筑已经基本成为历史,所以这种在建筑装饰上大面积使用木雕的情况也并不常见,更多的是屏风、柜子、桌椅等家具上用木雕技艺进行装饰。
二、技法的传承与创新
在木雕技艺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木雕艺术的设计以及文化内涵方面进行创新,木雕的技法和手段也应该有所创新。木雕技法是创作者想法得已展现的保障。只有创作者熟练地掌握各种雕刻技法,熟悉木雕的基本功,才能真正将自己的设计构思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创作出完整、完美的木雕艺术作品。一旦技术不过关,即便经过巧妙的设计,所创作品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当然,对于木雕这项传统的手工艺来说,对过去技艺的传承是其发展创新的基础。失去了传统木雕技法的木雕艺术,就好像一棵断了根的树,根本无法再成长,只会逐渐枯死。所以,当代的木雕艺术创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研究传统木雕技法,并且通过不断地学习、训练,使自己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技法。例如,在木雕的技艺中最基础的浮雕、透雕、镂空、巧雕等技法,就是福建惠安木雕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几种。浮雕和透雕是最常用的两种基础技法,其中浮雕技法适合在空间面积比较小,但是需要反映出比较丰富的内容时使用,这种技艺相当于雕刻一个压缩的雕塑,对内容的表现力比较强,所以在各个派别、各种类型的作品中都有涉及。最常见的就是富贵牡丹等题材的屏风,通过浮雕技法生动刻画牡丹花的每一瓣细节,给人一种立体舒展的感觉,使作品栩栩如生。透雕技法则多用于建筑上,是—种集坚固受力与艺术美感于一身的技法。在木制建筑中,使用木雕技藝进行装饰一般都是在梁柱等部位,所以在创作构思时除了要考虑其高度、角度所造成的视觉误差之外,还要考虑整个建筑的承重。因此,建筑中使用的透雕作品往往表现出—种粗放的艺术风格,大开大合,写意为主,而不会出现小巧精致的作品。在这两种技法中,还分为各自不同的一些细节的雕刻手法,镂空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在进行镂空雕刻时,要考虑木料特点、作品部位、整体布局、表现效果等多个方面,在对作品的主题进行表现时常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在整个作品的实处留一个比较精巧的装饰物,使作品的实处更显灵活,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交叉雕刻法则是镂空技法中难度最大但又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法,常常用来表示作品中的山脉、云雾、飘带、枝叶等细节,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对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只有在掌握基本技艺的基础上,与现代工艺进行结合,同时在破除木雕技艺传承的壁垒后博取各家之长,才能让木雕在创新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传统题材在木雕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我国的传统木雕题材,根据其用途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建筑装潢雕刻。主要应用于寺庙或高档宇第的梁、枋、斗拱、柱、天棚、栏杆、门窗等部位;
其二,家具和日用品装饰雕刻。多以精美、大面积雕画的形式,如花鸟虫鱼、艺术图案或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展现于台、凳、桌、椅、榻等家具的显要部位;
其三,陈设欣赏品雕刻。因受历代文人与权贵的推崇,多以精雕细刻的面目出现,或制作成屏风壁挂展现于厅堂,或制作成摆件展现于宅院的窗格、案几、博古架、橱柜等需要摆设的部位;
其四,宗教用品雕刻。以神像、神龛、神轿、佛像、馔盒、炉罩、烛台等器物出现,展现于各种宗教场所。
由此可见,我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锤炼,逐渐从形式美向艺术美发展。由于各木雕产区民俗、文化资源条件和工艺不同,各地在木雕题材创作方面凸显各自的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并走向定型化。因而,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流派。浙江东阳木雕、潮州金漆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在众多的流派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国四大木雕”。
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各流派传统木雕题材本身,既是历史文化的折射,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它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忠义思想、孝悌观念及道德品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木雕之所以能够进入艺术殿堂,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精神享受,这是先人和一代又一代木雕匠人及艺术大师们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综上所述,传统木雕题材的创新是一场革命。只有打破这个“瓶颈”,木雕艺术的发展才得以成为可能。创新的责任担当落到了木雕艺术家和能工巧匠们的肩上。创新传统木雕题材的首要问题是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木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开花结果。这是所有热爱木雕艺术、希望传统木雕题材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人们的殷切期望。
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相关期刊推荐:《美术教育研究》创刊于2010年,由安徽出版集团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是一本集美术、教育、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月刊。该刊以文化交流、美术教育、学术研究为主旨,倡导科学、自然、人文相结合。本刊的创办为美术、教育、研究工作者及美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1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