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象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培养中华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如今,红色遗产正面临着日渐减少的风险和发展困境,本文从传承、保护和利用三个层面,提出红色文化遗产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红色遗产;传承;保护
一、红色遗产现状
(一)构成概况
1.主要概念
红色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象征。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定义,红色遗产即红色文化遗产,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解放前夕的28年历史中产生的,承载着革命精神的文化遗产。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发展红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精神教育作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对增强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爱国爱党情怀,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红色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研究关期刊推荐:《文化遗产》(双月刊)创刊于2007年,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
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灵魂和不变的初衷。红色文化的特色就是其颜色——红色。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发展至今的真正背景色。它是党旗、国旗和军旗的主要颜色,也是大自然最外层和中国人最深层所共有的原色,也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革命和建设中幸存下来的大量物质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红色文化的直接反映和宝贵信息。其中,革命文物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是红色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和文脉表达。红色文化最直接、最真实的形象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最宝贵的财产。因此,在研究红色文化时,革命文物将会显示出其不可缺少的重要性和前所未有的特殊性。
2.主要特点
(1)类型丰富,含义多样
红色遗产不一定是在革命期间建造的,甚至其中大部分都是早于革命年代就已经存在。由于我国革命的历史,曾经建造的房屋、寺庙、祠堂甚至石窟都可能成为红色遗产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多种类型的遗址、旧居甚至古墓葬以红色遗产的形式分布;它们或点状,或不规则,甚至是线性的分布。例如,长征的文化路线是长征最重要的历史见证和物质载体,主题明确且大规模线性分布的长征文化路线是一个非常大的遗产系统,从宏观上看有1600多件长征文物,共享着“红军长征”的历史母题。
(2)强烈的主题和叙述
红色遗产是革命历史上重要事件的见证。大多数主题都很清楚明确,并且很容易把引人注目的故事情节拼凑在一起。他们有很强的叙事基础和贴近时代的表达,红色传统的强烈吸引力见证了中国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它的历史不是很久以前的,它直接关系到集体乃至个人的成长经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染力。如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恽代英的故乡,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常州成立的三个党支部之一。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爱国者为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一次次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留下了许多见证了重要历史的革命事迹和遗迹,是一笔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3)符合国际标准,易于推广
中国红色遗产所承载的反殖民主义、反法西斯主义、民族独立和国家现代化与世界息息相关。红色遗产在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上更接近世界主流意识形态。交流和沟通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其他文化主题更容易传播。例如,位于江西的被称为“中国革命摇篮”的井冈山就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借助国内外遗产专家和境内外高校院所的智力支持,深入挖掘井冈山世界遗产价值。
(4)形式现代,使用灵活
与古代文物相比,大多数红色遗产在建筑形式、空间、结构等方面都更加现代,保存得相对较好。它们与当今社会有着更高的契合度,并且可以以更多的方式灵活使用。在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成千上万的博物馆在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成千上万的精彩活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博物馆里庆祝新年”已经成为一种新年习俗。这使人们认识到,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革命文物这类红色遗产是可以在互联网广泛传播,“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好物件。
(二)保护、传承、利用红色遗产的价值分析
具体来说,红色遗产是我们体验和感悟优良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标本。从政治层面来说,红色遗产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红色遗产能够促进政策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民族层面上来说,红色遗产体现了许多民族的独特的风俗习惯,能够促进民族统一和民族团结。从经济层面上来说,许多红色一场被开发为旅游景区,能够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升级。从文化层面上来说,红色遗产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革命历史,有助于人们增强理论自信。
政治价值——促进制度改革
我国有关部门将红色文化遗产界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红军长征的顺利进行,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先后胜利,每一个阶段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在革命的不同阶段,都体现着我们党在不同阶段的智慧,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时大力开展土地革命,倡导“打土豪、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一切权力归为农民”,充分保障农民的权利,这一阶段体现了党在开展革命期间仍然很好的坚持了民主性。在之后的长征过程中,经历了数次反围剿行动的失败,党从中吸取教训,做出了长征的决定,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勇于决断的战略智慧。这些战略智慧,以及制定政策所需秉持的精神吗,通过红色文化遗产而传承至今,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际运用的民主精神,以及扶贫扶困的宗旨,在危险时期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战略智慧,使现如今政府不断出台的政策与制度得以与时俱进,也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
民族价值——促进民族团结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为了团结少数民族,制定了科学的民族方针政策,积极进行宣传教育,发动人民群众,使得各族人民能够了解到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这种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特体现在了红色文化遗产当中,苏区精神就是民族团结很好的体现,其中著名的“塔卧精神”就体现了当时的湘西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不畏生死,为革命事业勇于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现在有许多史学家将“塔卧精神”概括为以“爱党、为民、求是、奉献”为主要内涵的革命精神,其实该精神还蕴涵着浓浓的民族精神,在如今的民族政策中还能够起到促进民族团结,唤起民族自信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时至今日,这些革命精神仍然能够不断唤起人民内心对于民族统一的感恩,为共同建设祖国事业形成一股合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经济价值——拓展经济增长点
如今,红色遗产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承文化了,而逐步变成一种旅游资源,如今的红区旅游已经成为新的革命老区增长新引擎,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红色遗产本身就具有展示历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功能,将其作为旅游景区,或大力推广当地特产,将红色文化做出品牌效应,不仅能够将红色遗产作为传承革命精神的载体,还能够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打造地方产业,振兴革命老区,助力革命老区早日脱贫。
许多革命老区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例,该区中心的永顺县塔卧地区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和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作为革命老区,拥有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i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潜力是巨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利用好这些旅游资源,促进转型升级,打造品牌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目前,部分地区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试点,京津冀部分地区开设了革命纪念馆:平京战役纪念馆、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等等,都是红色遗产作为精神载体的试验,尽管纪念馆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人民铭记历史,但是将红色遗产作为旅游产业发展,一方面是进一步扩大红色遗产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经济增收来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从而让经济增收成为精神传承的跳板。
4.文化价值——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ii许多地区将红色遗产单纯的当成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开发区,却忽视了红色文化背后的文化内核,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传承的、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红色文化正是提升我们文化自信的关键点。
革命时期涌现的“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都是党领导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崇高的理想信念的凝聚和升华,不仅能够成为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文化宝藏、精神旗帜,还可以贯彻在教育事业中,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从延安精神中,我们学到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切不可空想一切,狂妄自大;从井冈山精神中,我们学到只有艰苦奋斗才能铸就美好未来,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用不屈的信念换来的;从红岩精神中,我们学到要要契而不舍,团结一心,以诚相待,正是这些政治智慧,帮助我们党实现了最终的胜利。提高对红色遗产的重视程度并加大宣传和弘扬的力度,既可以增强各民族人民的文化集体认同感,又能激发当地人民的历史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文化认同感,激发文化自信。iii
(三)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作出20多项重要指示,参观革命遗址、革命博物馆、革命纪念馆30余次。提出了加强新时期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要求,为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合规保障。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2019年3月,中共中宣部、财政部、文化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名单。同年7月24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深化总体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这一系列重要措施不仅体现了党中央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价值,也反映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反映在新时代,红色传统革命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以期更深层次的文化强国战略预期。
此外,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为红色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相关数据表明,红色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红色旅游目的地数量已从2007年的2亿多个增加到2017年的12亿多个,占国内旅游业的25%左右。2019年,“红色旅游”的在线搜索量增长了200%,红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有利的政策和有利的市场无疑为红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然而,许多红色遗产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如主题不明、开发缺乏系统性、没有亮点、没有品牌可打;缺乏整合思维,资源大量不相关或相似;展览的吸引力很弱,通常是严肃和刻板的,缺乏灵活性和对公众的吸引力,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红色遗产相对缺乏兴趣。
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通过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现状了解,红色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保留传统红色文化精神,更有助于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是人民需要珍惜并保留的文化精华。红色文化遗产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精华,在传承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即发展。
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
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其发展的前提,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十八大以来,国家确实做到了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文化,强调要把握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发展好红色文化基因。这一重要指示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iv
大力普及红色文化知识,形成地域红色文化基地
对红色文化知识的了解,是开启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应加大对中部的川陕苏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老区等红色文化聚集地的保护力度。近年来,许多红色遗产聚集地被开发建设成红色旅游景区。然而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挖掘散落在民间的红色资源,充分利用资源的聚集效应,普及红色文化知识,让红色精神包裹红色旅游资源,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普及红色文化精神才是重中之重,打造红色文化基地,以精神层面为依托,形成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使红色文化精神得以推广
由于相关基础建设、设备设施落后,部分红色遗产所在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已经遭到大量毁损,展示材料也不完善,再加上相关部门疏于管理,造成红色遗产的宣传材料确实,相关工作人员不专业等问题。红色文化由于缺乏物质载体而无法得到传播,传承效果不佳。
现如今,应运用科技手段,通过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感染力,通过数字手段来完善相关资料、增强客户体验,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于红色文化产品的印象,使红色文化精神得以更好的推广。
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
当前,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不够到位。保护仅仅是停留在宣传层面,没有充分挖掘红色文化遗产的延伸价值,从而导致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流失,造成保护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保护红色文化遗产是利用的前提,也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前提。因此,必须要科学合理的挖掘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更要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坚持先保护再利用,创造长效机制,提高保护效率
在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要创建长效机制。对于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要进行相应的整理,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对于红色文化遗产聚集较密集的地方,要加强保护工作,增派更专业的保护团队。对于红色文化遗产物质载体较脆弱的地区,要利用更先进的科技手段,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创造更好的保护效果。在考察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遗产时,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整理,完成相关工作后,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级保护的原则,来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长效保护机制。
加强宣传工作,加强执法,利用法律手段加强保护
当前,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主要有:宣传力度不足、宣传的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难以形成体系、红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不高、开发利用的效率也很低、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也很薄弱。对此,除了加强宣传之外,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完成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对于那些违法开发利用红色文化遗产、恶意践踏红色文化甚至抹黑红色文化的行为,要做到违法必究。一些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盲目开发红色文化遗产,或相关部门不作为导致红色文化遗产大面积流失,红色文化精神得不到传承,这些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规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要加强宣传工作,加强执法,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带领相关部门加强法律指导,更要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政府的职责。
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利用
红色文化遗产作为红色文化精神的独特载体,对于培养青少年“四个自信”、提升整个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先进文化,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对于红色文化遗产的利用,需要构建一套更加完善的体系和更加多元化的利用途径。
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搭建特色红色旅游平台
要构建特色红色旅游平台,除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支撑之外,还需要资金支持。而资金问题是困扰许多红色革命老区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企业、群众的社会责任感。融资途径可以通过政府资助、企业赞助和人民的自觉性。除此之外,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利用资金,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地区开发计划,将资金落到实处。
在构建红色旅游平台的盈利模式时,要结合当地的精准扶贫政策,加大对红色旅游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商计划,重视宣传,通过互联网平台,扩大宣传力度。通过红色旅游平台的盈利来弥补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同时还能够为当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利用方式,突出文化内核
不能将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作为单纯的旅游景区,一定要挖掘其内涵,要对红色文化遗产的革命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
不仅要将他们打造成特色旅游景区,还要提炼革命老区背后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和奉献精神,提炼这些红色文化遗产背后的深刻含义。通过历史故事来引导现实价值,实现教育目的和文化感染。
这要求当地政府将红色文化遗产利用工作落到实处,要进行红色文化遗产背后大量的资料整理,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故事汇编成册,并构建当地的数据资料库有效整合文化资料。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红色文化遗产背后深刻而丰富的价值。
如今,红色文化遗产已经渗透进越来越多的产业,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提升红色遗产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力,就必须加强大众对红色遗产的认识。目前主流的红色遗产研究主要致力于红色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在利用和传播层面缺乏系 统化的研究,方法论的提出还不够完善,对红色遗产的定位还不够清晰,理论层面缺乏系统化的整理,实践层面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缺乏实际的规划。红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向导,承载着我们曾经开间拓土、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决心,也是带领我们走向未来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必须廓清红色遗产的作用和重要性,不断反思总结,提出有效的长效保护措施、想出更多合理的开发利用政策,使红色文化精神得以不断传承。——论文作者:蔡越 叶铖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17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