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小说月刊》发表的一篇文学论文,这本拥有着光辉历史的老刊物,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让这本曾经光辉一时的老刊物,重新发挥了自己的魅力,找回属于自己的读者市场,渐渐遗忘它的读者惊喜的发现,它仍然那样屹立于读者心中。
摘 要:“左思风力”自产生之日起就深受前贤时人的推崇,本文拟从左思诗作造词用语的精炼传神,强烈对比的张力中所形成的声势,以及通过带有感发力量的形象营造出的豪迈气象三个角度来深入分析“左思风力”文学审美风貌特征。
关键词:太康文学 左思 左思风力
“左思风力”前贤时贤多有论述,如《晋书·文苑传》云:“太冲含豪历载,以赋《三都》,士安见而称善,平原睹而韬翰,匪惟高步当年,故以腾华终古。”;赵景深也说:“惟有左思,可说是太康诗人中的特出者,他不像张协、陆机那样秾丽,也不像潘岳那样清丽,而是豪放的。《咏史》有句云:‘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诗品》说他‘怨’、‘讽喻’、‘野’,正是足以显示他是不是浮华,而言中有骨的。”;刘大杰也有评价:“这种浑厚的作风,高远的境界,不是潘、陆、三张他们的诗中所能找到的,或借史事以写怀,或托山水以寓意,或因时序以寄慨,这才是汉魏浪漫文学中的最上乘作品。这种诗风由左思开其端,到陶渊明集其大成,达到最高的表现。”;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说:“豪迈高亢的情调和劲挺矫健的笔调是左思《咏史》诗的特色,这也就是钟嵘所说的‘左思风力’。这个‘左思风力’和‘建安风骨’正是一脉相承的。”同书中又言:“他的诗尤其高出同时的作家。诗中常有讽喻,意气豪迈,语气简劲有力,绝少雕琢。继承了汉魏诗的优良传统。”综合而言前贤时贤于“左思风力”的认识:豪气十足,境界高洁,语气笔调简劲有力,言中有骨。笔者以为,“左思风力”作为左思诗作的文学审美风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作所营造出的意境、境界上,可以说是高旷其境;二是诗作语言用辞上的特点,可以说是挺拔其词。但二者又是水乳交融,互依互存的,简言之,就是通过精粹挺拔的语言及语言结构的张力来营造一种感发生命的高旷境界。现具体分析
一、“左思风力”首先体现在左思诗作造词用语的精炼传神
诗歌创作大多具有言外之意,但使你感发联想这种言外之意的力量却一定是在言内,是通过诗作造词用语的精确来传达这种言外之意,以此来传神的,左思的诗作便有这种特点,有诗为证:1.“弱冠弄柔翰,卓荤观群书”,这两句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左思自负自己天生禀赋卓越的文学才华,“卓荤”两字可谓是点出了此两句诗的要旨。左思这如此卓越的文学才华又是如何体现的?主要体现在他文学写作和博览群书上。笔者以为,欣赏一首诗,如果是要抓住诗的思想和内容,那就要仔细审视诗中所使用的意象,而如果就造词用语的精炼准确而言,就要仔细推敲诗作中所使用的动词或形容词。这两句诗中所使用的动词是“弄柔翰”的“弄”和“观群书”的“观”。“弄柔翰”的“柔翰”是柔软的笔,它结合了一个“弄”字就很妙。得心应手才叫“弄”,倘若拿着柔软的笔,半天写不出一个大字来,拿一根笔比拿枪打仗、比拿锄头下地还难,那就没办法“弄”了。“弄”字和“柔”字结合起来,可以想象这柔软的笔在左思手里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那种玩转自如的样子,那种玩赏、观赏的心态。一句“弱冠弄柔翰”就把二十来岁青春年少的左思自负文章写的好的那种得心应手、自命不凡的神态展现的淋漓尽致。“卓荤观群书”,“卓荤”表示一种高超的样子,“观群书”当然是阅读了很多书,合而观之,这句大概是说左思在读书时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有一种通观、达观的见解和眼光,在此种状态下的阅读效果,也必将如陶渊明所言的“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真正有心得,有会意。“弄”和“观”两字写出了作者写作看书时的随意适性,映衬出他天生禀赋这种文学才华。写作时的潇洒自如、读书时的高超通达,就表现出左思一种气骨不凡的样子。2.左思诗作的这种风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果然有过大志,而且这种大志在化为诗语说出时又是那么的轻而易举,这种包含自信的语言给人一种气骨和力度,如“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中国古人要表现其内心深处的情意和感动,有时就用“吟啸”的方法,也就是放声长啸,这里,左思用以形容自己心志的远大和感情上的激昂慷慨。“志若无东吴”,表示对东吴的轻视,一个“无”字就有目空一切的意思,很不在意,很轻视敌方。“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意思是说我向左边斜过眼去看一看,就把江湘的东吴都平定了,我向右边斜过眼去看一看,就把雍、凉的边陲都平定了,这又是何等的自信和目空一切。虽然话语有些空、大,但却底气十足,豪情万丈,感人心肺,给以力量。
二、在强烈的对比的张力中造成一种“左思风力”的声势
对比能产生一种张力,而这种张力就能够造成声势,左思诗作中就典型地运用了这一诗歌创作技巧,在语言结构上,从一个极端说到另一个极端,在这一张一弛、一起一伏之间造成了张力和气势。有诗为证:“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两个意象对比点出。“郁郁”“离离”都是很茂盛的样子,但“郁郁”一般用来形容比较细小柔弱的东西的茂盛,这里左思却用来形容高大志坚的松树,只是因为松树所处的地势。涧底松虽有百尺枝条,但地位低下,山上苗虽只有径寸茎,但地位很高,远远看去,只能看见山上那离离的小苗,看不见山涧那百尺高的松树。之后此诗分两路对比铺开,一路写世胄小苗,“以彼径寸茎”“世胄蹑高位”“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一路写英俊涧底松,“荫此百尺条”“英俊沉下僚”“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这样诗作所写就从一个极端说到了另一个极端,于两个具有强烈对比意象的这种描写中形成了产生气势的张力,而作者对社会贵贱悬殊造成才能之士沦落失意的感慨也充盈其间。此外,通读《咏史》八首,我们发现这八首诗居然有十处对比,分为写王侯和写穷士两组:
写王侯:“离离山上苗”“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写穷士:“郁郁涧底松”“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习习笼中鸟”“落落穷巷士”。
在组诗中的这种重复对比,本身就
加强了两个阶级的鲜明对比,而一再地重复使用,加强了上文所说的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所产生的这种气势和张力,而作者对社会贵贱悬殊造成才能之士沦落失意的感慨也更具有感人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