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农村卫生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6个地市18个县54个乡镇,随机抽取1405名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进行调查。运用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山东省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及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10. 2%和12.7%,年龄、家庭收入来源是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家庭年纯收入、年龄、就业状况是慢性病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建议政府部门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医保制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开展健康宣教,控制危险因素,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切实改善居民健康状况。
[关键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患病率;影响因素
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的差距⑴幻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健康促进等服务的客观需要,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是常用来衡量居民健康状况和反映卫生服务需要的指标,是卫生部门进行筹资和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⑶。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15岁以上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的现状调查,了解居民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情况,识别并探讨其影响因素,进而针对其特点提岀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为政府部门制定或调整农村卫生政策提供参考, 为卫生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提供客观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课题组2015年10月~11月在山东省的调研。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好、中、差,在山东省内抽取6个地市,按相同的方法在每个地市抽取3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抽取3个乡镇,共抽取18个县(市、区)54个乡镇作为研究样本地区。以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向其发放课题组制定的调查问卷并当场回收, 每户居民发放1份,共发放581份,回收有效问卷547份,有效回收率94.15%,共调查1405名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年纯收入、收入来源)、就业状况、职业类型以及卫生服务需要情况(两周患病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等。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质量控制。运用SPSS 18.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构成比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影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的因素,并以第一个水平作为参照。
2结果
2. 1农村居民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1405人,其中男性占49.1%,女性占50.9%,65岁及以上者占9.2%;婚姻状况为已婚者居多(82.1%),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者占75.9%;就业状况以在业为主(65.6%),以农业劳动者为职业类型的居民较多(43. 9% );多数居民(40. 0% )的家庭年纯收入在2. 5万元以下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居民占比最大(39. 4% ) ;79人为政府医疗救助对象,占调查总数的5.6%。(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状况
调查显示两周内患病人数为143人,患病率10. 2%;患者中37. 1%为两周内新发病,16.7%为两周前开始发病的急性病,而46. 2%为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1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中慢性病患務人数为178人,患病率为12. 7% 0
2.3卫生服务需要的影响因素
2. 3. 1单因素分析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分类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的变量引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具体指标及赋值情况如表2所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家庭年收入、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业状况、职业类型、家庭年收入、收入来源、救助对象的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3.2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引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采取向前逐步回归法筛选自变量,结果显示年龄、家庭收入来源是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最高,在0. 05水平上差异显著,是年龄在15 ~24岁农村居艮的2. 690倍。从收入来源来看,退休工资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以退休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是农业收入人群的3.234倍;工资收入也是一个显著性因素(P< 0.01),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是农业收入的0.415倍。(具体情况详见表3)
2. 3.3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采取向前逐步回归法筛选自变量,结果显示年龄、家庭年纯收入和就业状况是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年龄方面,65岁及以上年龄组慢性病患病率在0.05水平上差异明显,是15-24岁年龄组的 12.901倍;55 ~64岁年龄组慢性病患病率是15-24岁年龄组的7. 876倍,其影响在0.01水平上显著。就业状况方面,无业人员慢性病患病率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是在业人员的 2. 432倍。家庭年纯收入方面.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均在0. 05水平上显著;收入在7. 5万元~ 10. 0 万元之间的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最低,是收入少于2. 5万元者的 0. 176倍;收入在5.0-7.5万元之间.2.5-5. 0万元之间的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分别是收入少于2. 5万元者的0. 251和0. 548 倍,即收入越低,越有可能患慢性病。(具体情况详见表4)
3讨论
3. 1居民卫生服务需要情况
研究显示,被调查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分别是10. 2%和12. 7%,均低于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近年来,山东省通过进一步深化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总体上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本次调查的两周患病病例中46. 2%为之前患有慢性病持续到调查前两周内,说明了慢性病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基层卫生机构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仍需提高⑷。
3.2影响因素分析
3.2. 1年龄、家庭收入来源影响山东省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两周患病率是反应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要的参考指标⑸,对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年龄段和退休工资人群的两周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是两周患病的危险因素,这部分人群年龄偏大,身体各项机能趋于老化,免疫功能下降,身体或心理方面处于劣势状态,相比于其他居民更易患病,因此两周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从收入来源来看,工资收入是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保护因素,在农村有工资收入的人员如村干部、乡村教师等,其生活状况较好,文化程度比较高,能初步了解医学知识,自身防病、治病意识强,身体不适时能积极主动自寻医疗,故两周患病的风险降低。
3. 2.2年龄、就业状况、家庭年纯收入是山东省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慢性病患病率是体现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需娶量的又一参考指标。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患病率急剧升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山东省55岁以上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大呈增高趋势,特别是6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各年龄组中最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农村空巢老人明显增多,其机体防御功能较低、身体抗病能力较差导致慢性病患病风险增大,加上长期缺乏生活照料、自身医疗意识匮乏等因素使其享受不到必要的诊断治疗,从而诱发各种慢性病,而且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在危险因素的环境中暴露时间越长越有可能患病,因此山东省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较重,这也与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相似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加剧,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其健康管理模式⑷应是卫生部门长期关注的焦点。就业状况也是影响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无业人员慢性病患病风险高于在业人员,这可能与该类人群没有稳定工作,心理状态趋于弱势⑼,预防疾病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加之各种条件制约出现了“小病抗,大病等”的情况有关,从而导致了小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逐渐转变成慢性疾病。
家庭年纯收入是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农村居民中,不同经济收入的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有差异,且随着收入增高慢性病患病率降低,这与有关文献报道的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明显,呈现随收入水平增高患病率下降的结果一致。研究表明人群的慢性病患病风险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好坏密切相关,经济富裕的家庭生活上饮食结构趋于合理,生活习惯良好,能认识到健康对个人的重要性,更愿意为此投资并防范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危险因素,加上有病能够及时救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少得病、 不得病。因此丰富的家庭经济资源可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同时也提示了贫困能够增加慢性病患病的风险g。
总之,本研究反映了老年人是两周患病及慢性病发生高危人群,无业人员、低收入家庭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相应地对卫生服务的需要量较大。建议政府部门在提供卫生服务时,首先应把低收入家庭、无业人员、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作为疾病防治的重点关注对象,满足其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弱势群体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健全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政策倾斜力度,根据各类人群的不同特点优化卫生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其次,要根据慢性病缺乏有效治愈手段的特点,在人群中开展相关主题的健康宣教,⑷和健康促进活动, 控制危险因素,遏制、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第三,基层卫生工作者要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新要求,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由治疗疾病转向健康维护,变被动治疗为主动干预,切实做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守门人”角色,以降低患病率;此外,政府要多渠道、多范围、多层次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切实保障居民的健康利益,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山东省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影响因素研究相关期刊推荐:《中国农村卫生》(月刊)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面向广大农村卫生工作者的综合性刊物。该杂志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卫生方针、政策为宗旨,解读卫生改革政策法规,交流农村医疗卫生管理经验,聚焦农村卫生工作热点、焦点问题,为农村卫生工作者搭建沟通平台,为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有效指导,是广大农村卫生工作者的必读刊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yix/1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