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析对 介入导管室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强化安全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介入导管室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4-2020/4,随机取84例,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n=42)和加用强化安全护理管理的观察组(n=42),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评分、不安全事件发生评分及不安全因素评分与安全管理评分。结果:加用强化安全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与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相比,前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临床症状评分更低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不安全因素评分更低且安全管理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介入导管室患者采用强化安全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不安全因素,提高管理质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并降低患者患上不良并发症的概率。
【关键词】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
介入技术发展使得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介入导管室是治疗危重症患者或行介入检查的重要场所,患者疾病种类多样且病情复杂,这会为护理人员的正常护理与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1-2]。为有效提升护理效率与护理安全性,本文对介入导管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探究后并对患者采用强化安全护理管理以提升护理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在2019/4-2020/4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病历齐全的介入导管室患者中选取84例,按介入导管室管理方式分为2组各42例。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施行。观察组年龄23-71岁,平均(48.53±5.53)岁;对照组年龄23-69岁,平均(50.52±5.55)岁,女男各21例。资料无差异(P>0.05),能够比对。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管理。观察组针对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并对施行效果进一步评估后行不断优化[3]。具体如下:(1)对相关设施进行整理与记录,保证取用后放回原处,记录消耗量与需要补充量,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与消毒,避免交叉污染,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2)保证介入治疗、诊断记录清晰完整,在电脑中留有备份,护理人员需要遵循医嘱,保证医生在操作前看到的资料准确无误,以免耽误抢救时间;(3)患者行介入治疗可能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提供针对性护理需求,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并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诊断与护理服务,体现个人专业化水平,给患者带来安全感,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技能的质疑以提升其治疗信心;(4)对介入室环境进行调节,保证温度、湿度等适宜,确保患者接受治疗时不会因外界环境受到刺激产生应激反应而出现不良反应。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根据患者情况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评分、不安全事件发生评分。
1.3.2管理效果评价[4]。根据临床措施执行情况等对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并确定施行的管理方式的安全管理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 19.0处理数据,患者护理效果及管理效果用表述,经t检验后, P<0.05,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效果评分
3讨论
介入室护理质量高低将决定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恢复效果[5]。对我院介入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1)部分护理人员口头接受医嘱后未进行及时记录,导致护理工作交接班时不能让其他人员明确患者状态,为患者后续治疗及护理的连续性丧失;(2)使用设备与药剂管理存在问题,介入室环境问题等将导致患者可能出现交叉感染及并发症;(3)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不畅及医护人员个人技术操作能力较差会让患者对治疗过程产生担忧,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针对以上不安全因素,我科室制订了恰当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足之处,现已取得较好效果。结果表明,为介入导管室患者提供强化安全护理管理能够针对不安全因素提供必要管理措施以降低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取得患者满意,并促进患者恢复用时,有助于减轻患者症状评分并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并发症的风险。体现了强化安全护理管理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介入导管室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强化安全护理管理策略能够在明确危险因素条件下通过采取必要管理措施将风险因素降至最低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论文作者:吝艳玲
相关期刊推荐:《当代医学》杂志是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期刊。目前,设有:论著、医院管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预防与卫生、护理园地、血管介入、肿瘤介入、专题论文、药物与临床、技术与创新、综述、个案报告、经验交流、教育园地等栏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yix/1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