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广西某医科大学在校生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某医科大学2410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并对健康素养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覆盖医学、理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6个学科,包含22个本科专业及130个班级。各学科门类健康素养水平依次为医学57.73%、管理学45.57%、理学29.85%、文学29.06%、教育学27.12%、法学20.7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科是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以医学为参照,理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的OR值分别为2.539(95%CI:1.447~4.455)、6.233(95%CI:3.493~11.084)、2.919(95%CI:1.900~4.486)、1.759(95%CI:1.244~2.468)、3.119(95%CI:1.703~5.714);年级越高,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以大一年级为参照,大二、大三、大四OR值分别为0.427(95%CI:0.336~0.542)、0.225(95%CI:0.175~0.288)、0.167(95%CI:0.130~0.213)。结论各学科知识体系各异,学生培养过程不同,各学科各维度健康素养水平差距较大,且健康意识有待提高。
关键词:医科院校;学科;本科生;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适当卫生保健决策的能力[1]。WHO认为健康素养代表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能够促进和维持健康[2]。2018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指出,要在全国校园和广大师生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提高学生健康素养[3]。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其15~25岁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8.41%,大学生作为这一年龄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素养状况备受关注[4],且对今后社会健康状况的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8年10—12月对广西某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健康素养状况进行调查,根据医学、理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不同学科进行分类分析,旨在了解不同学科在校本科生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计划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整体的健康素养水平。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8年10—12月,以广西某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年级进行分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研究,根据人数超过30人的班级抽取20人,少于30人的抽取10人进行调查,本次调查覆盖该校全部本科专业。
1.2问卷的制定在“2016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最新《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将问卷中的一些用词换成适合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相关行为的术语,经过健康教育专家讨论,最终形成“某医科大学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素养调查2个部分。健康素养调查三个方面六大类的分数、条目与原问卷一致,即健康素养问卷包括健康的知识与理念(47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28分)、健康技能(25分)三个方面。涉及科学健康观(17分)、传染病防治(13分)、慢性病防治(20分)、安全与急救(19分)、基本医疗(18分)、健康信息(13分)六大类健康问题。
1.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使用网络调查法,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调查问卷并生成答题网址链接及二维码,受访对象通过浏览器登录网址或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作答,参加问卷作答者均知情同意。
1.4判断标准问卷有判断题每题1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多选题每题2分,判断题、单选题回答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多选题回答正确计2分,错选、少选、多选计0分。按照问卷的判分标准,全卷获得80分以上视为具备健康素养,三方面六大类健康素养得分占各维度总分的80%及以上视为具备该维度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水平是指问卷得分是总分的80%及以上的人在研究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三方面六大类健康素养水平是指各维度得分是各维度总分的80%及以上的人在研究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1.5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健康素养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共发放问卷2410份,收回有效问卷2354份,问卷有效率为97.68%。调查覆盖了医学、理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6个学科,包含22个本科专业及大学一年级(简称大一)至五年级共130个班级,其中:城市714人(30.33%)、农村1640人(69.67%);男652人(27.7%)、女1702人(72.3%);大一611人(25.96%)、大二588人(24.98%)、大三535人(22.73%)、大四443人(18.82%)、大五177人(7.52%);医学14个专业100个班1876人(79.70%)、理学2个专业5个班67人(2.85%)、法学1个专业4个班77人(3.27%)、文学2个专业10个班117人(4.97%)、管理学2个专业8个班158人(6.71%)、教育学1个专业3个班59人(2.51%)。
2.2整体在校本科生健康素养具备率广西某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总体健康素养具备人数1241人,具备率52.71%;健康的知识与理念素养具备人数1134人,具备率48.17%;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人数1418人,具备率60.24%;健康技能素养具备人数1362人,具备率57.86%。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情况分别为: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人数1885人,具备率80.08%;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人数715人,具备率30.37%;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人数1178人,具备率50.04%;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人数1560人,具备率66.27%;基本医疗素养具备人数1655人,具备率70.31%;健康信息素养具备人数1029人,具备率43.71%。
2.3不同学科健康素养具备率广西某医科大学6个学科在校本科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依次为:最高是医学57.73%,其次为管理学45.57%,接着为理学29.85%、文学29.06%、教育学27.12%、法学20.78%,各学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90,P=0.000)。三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中,医学学科学生具备率都为最高,其次为管理学,最低的都为法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除教育学外其他学科学生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最高,除法学外其余学科都是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具备最低。在六类健康问题中:6个学科具备率最高的都为科学健康观素养,依次为医学82.84%、文学81.20%、管理学78.48%、教育学61.02%、理学55.22%、法学50.65%;传染病防治素养各学科具备率都为最低,依次为医学32.62%、管理学28.48%、法学25.97%、理学19.40%、教育学18.64%、文学11.97%。不同学科学生六类健康问题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都是医学学科学生具备率最高,见表1。
2.4不同学科健康素养的单因素分析医学学科在校本科生具备健康素养检出率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理学、文学、管理学在校本科生在年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而各学科在不同年级中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6个学科在校本科生在大一年级的健康素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大二、大三、大四年级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2.5本科生健康素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健康素养具备情况为因变量(具备=0,不具备=1),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居住地(城市=0,农村=1)、性别(男=0,女=1)、学科(医学=1,理学=2,法学=3,文学=4,管理学=5,教育学=6)、年级(大一=1,大二=2,大三=3,大四=4)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级、学科是健康素养具备的影响因素,以医学为参照,理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的OR值分别为2.539(95%CI:1.447~4.455)、6.233(95%CI:3.493~11.084)、2.919(95%CI:1.900~4.486)、1.759(95%CI:1.244~2.468)、3.119(95%CI:1.703~5.714);年级越高,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以大一年级为参照,大二、大三、大四年级OR值分别为0.427(95%CI:0.336~0.542)、0.225(95%CI:0.175~0.288)、0.167(95%CI:0.130~0.213)。
3讨论
广西某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整体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为52.71%,远远高于2018年广西南宁市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1.71%)[5],且医学学科健康素养具备率也超过河北某医科院校医学类学生(37.1%)[6]以及兰州市综合类大学医学类学生(47.0%)[7];除管理学外其余四类非医学学科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低于沈阳某医科大学非医学类学生(30.5%)[8];医学学科学生不管是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还是三方面、六类健康素养具备率都高于其他5个学科。
在健康素养三方面,除教育学外其它5个学科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最高,健康的知识与理念素养最低。与北京市大学生具备情况有所差异[9],这是因为北京市调查的对象包括综合类院校,而本研究只针对医科院校。虽然医学生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一些临床知识与技能,但是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方式活跃的非常时期,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要形成固定的健康思维理念并改变日常行为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高于知识与理念素养。在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方面,各学科在校本科生都为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最低且各学科间差距都不大。当前新的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大学生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并没有意识到传染性疾病的严重性,且传染病知识相对于其他几个方面来说专业性较强,致使学生传染病防治意识薄弱。当今网络已成为学生接触信息的主要途径[10],而信息爆炸式的涌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使得大学生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导致其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处于较低水平。
本研究显示学科是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医学学科学生相对于其他5个学科来说健康素养检出率最高,这是因为医学生五年学习生活都围绕着医学基本知识与技能而展开,学生接受了多样化、专业性的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教学,这对健康素养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管理学学科以培养公共卫生管理人才为目标,学生具有医学与管理学的交叉思维,因此管理学学科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仅次于医学;理学学科以医学实验技术类课程为主,重视医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有着较高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文学学科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国内外医疗卫生文化而展开;教育学以培养体育和医学交叉结合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法学学科以社会学为主干课程。可以看出,无论学科专业是否是医学,都以培养卫生人才为目标,但因各学科知识体系各异,涉及医学课程的广度与深度不同,学生的培养过程不同,所处的环境也有所差异,使得各学科健康素养水平差异较为明显。年级也是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各学科学生大一学年健康素养具备率差距较小且无统计学意义,从大二学年开始各学科间健康素养具备率差距逐渐明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进入大学前各类学生的健康教育起点基本一致,但经过一系列不同程度、循序渐进的医学教育后,健康素养水平逐渐出现差异。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最佳途径[11]。医科院校应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加强非医学学科学生健康教育和指导,根据第一课堂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并结合第二课堂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积极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传染病防治意识和健康信息的甄别能力,注重健康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按照“知-信-行”理论模式,将获取的相关知识,转变成健康思维与理念,从而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改变日常中不健康的行为活动,以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论文作者:姚海燕1,潘小炎2,黄炎梅1,滕红艳1,臧慧1
相关期刊推荐:《实用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南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报道内容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设有栏目有:论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妇幼保健、调查分析、实验研究、卫生管理、毒理研究、检验技术、方法学的介绍、实验动物、健康教育、国外医学动态、医学继续教育、综述、病例报告等栏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yix/1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