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政法论文》高级政工师论文发表如何对待我们网络政治文化

高级政工师论文发表如何对待我们网络政治文化

来源: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14-09-16 10:21

  经历过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后,我国的政治文化已经根深蒂固,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政治也成为我们不容小觑的一大块。

  1.1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

  在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已是根深蒂固。除了那些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部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也存有明显的不足,如民主思想的缺失、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宗法性、治理模式的人治性、贵官贱民心理、臣民意识浓重等等。[5\〗即使经历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诸多历史阶段,在当前的政治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影响。当网络成为一种全新的政治环境后,传统的政治文化并未被阻挡在网络大门之外,而是随着公民身份的转变进入网络,对网民的政治价值观产生影响。这就意味着,那些披着传统文化外衣,但却不符合时代进步要求,无法体现现代价值观念的文化糟粕并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消失,而是在网络中不断释放出负向能量,制约网络民主的健康发展,阻碍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

  1.2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多年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发动的旨在消灭社会主义的活动始终没有停息。特别是在苏东剧变后,其“西化”、“分化”的重点转移至了中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他们针对我国的军事、经济手段越来越难以奏效,转而试图通过加强意识形态的渗透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是他们推销其政治理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主要媒介。之后,随着网络的兴起,他们转而借助网络宣扬其经过包装的腐朽思想,并不断地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诋毁、诬蔑,有理论、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诱我国民众认同西方价值,从而实现文化同质化,以达到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人们思想也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化渗透确实造成了部分民众思想意识的波动。不明就里的网民在网络中对西方价值观念大唱赞歌,肆意贬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造成中西方意识形态在网络中发生激烈碰撞。尽管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但这种碰撞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正确的政治态度、高尚的政治信仰和真挚的政治情感的形成造成困扰,延缓甚至阻碍了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

  1.3网络技术规则的限制

  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管理等过程,是一种优秀的信息传播和加工工具。但网络同时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等特性,在网络中,网民是以身份被数字化、匿名化后参与进各种活动之中的,在我国整体的公民素质有待提高、民主制度有待完善的背景下,其网络言行必然充盈着一定认知偏差、从众跟风的非理性成分。与此同时,网络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一些能够引起关注但却不一定客观的信息会在网络中广泛传播。这类信息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相互作用之下,极易使事态滚雪球式发展,强化人们内心的负面效应,加剧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与不信任”。[6]这种质疑情绪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网络所具有的现代性特征所带来的人在价值观念上的正向影响,如果不加以及时矫正,猜疑、消极、盲从或将成为网络世界中政治文化的主轴。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构建起一个虚拟世界,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会大幅减少民众在现实社会中的活动,民众之间以及民众与政治领袖、公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仅仅通过“冰冷”的屏幕完成,科学政治理论的吸引力、先进政治文化的感染力、优秀政治人物的号召力均会有所下降。久之,或将造成网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漠和对政治问题的逃避,这与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要求相去甚远。

  2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构建之道

  2.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

  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网络成为各种理想信仰、价值观念聚集的场所。不同的文化在网络中相互交锋、碰撞,也会互相渗透与融合。如果任其发展,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造成冲击,对网民的思想观念带来负面影响。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将主导价值观念内化进网民思想,使网民在网络政治生活中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都体现特定价值倾向和价值规范。这就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为指导,确保网络政治文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中国政治系统中的‘观念’系统”[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这一系统的高度概括与提炼,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不仅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而且还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将其延伸到网络政治文化建设之中,作为引领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使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更为具体,更能够确保网络政治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2.2以加强网络信息监管营造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氛围

  网络构建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信息环境,置身于网络之中的任何人均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接收者、评论者、传播者。传统的带有明显战时共产主义性质和特点的由上至下、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的传播方式受到强烈挑战和冲击,传播主体由官方全面掌握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变为既有传统主体,又有以广大网民和手机用户为代表的普通群众。[8]信息主体的急剧扩展,再加之网络自身具有的开放性、虚拟性特征,使得网络中各类信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对于严肃的政治话题而言,网络过于宽松的信息环境往往会孕育出政治谣言、虚假民意等损害政治系统的邪恶因子,对网民正常的政治判断与思考造成负面影响。最终的结果是,要么网民对网络信息失望而远离网络政治,要么被这些垃圾信息长期蛊惑,形成偏激、叛逆的政治人格,极大地破坏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进程。基于这种政治现实,加强网络信息监管自然成为先进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前提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信息本身的监管力度。对于那些披着言论自由外衣,实质上却是刻意诬蔑我国政治制度、扭曲政治事件、抹黑政治人物的信息要坚决予以删除,对其网站进行查处或屏蔽,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主体的监管。特别是对于门户网站、论坛、微博、QQ群等商业性的网络平台要加强对其所有者、主办者的督导,使其理解与认识自身应该担负的政治使命、法律责任,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信息审查的义务,通过技术更新、规则的完善来拦截、过滤有害信息,营造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氛围。

  2.3以提高网民的政治素养夯实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基础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建设,建设文化事业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文化事业的手段是通过人。搞好文化建设的基本点就是为了人、围绕人、通过人。[9]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在网络政治生活中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一切又最终需要通过人来完成。作为文化全新的外在环境,网络中网民政治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网络政治文化的优劣。一个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独立的政治人格、丰富的政治知识、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的群体不可能创造出先进的网络政治文化。因此,提高网民的政治素养是先进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应该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利用网络广泛宣传先进政治思想,逐步开阔网民的政治视野,树立高尚的政治情操。与此同时,还应该密切关注网民的政治需要,将基本的政治技能传授给他们,使他们进一步理解现代政治生活的规则和程序,掌握合理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快我国网络民主实践步伐,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保障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基本制度延伸进网络,使普通民众能够借助网络更为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实践加深对先进政治思想的理解,不断地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2.4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增强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吸引力

  先进网络政治文化是现阶段人类社会最优秀文化在网络政治生活中的呈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统领整个网络阵地并非仅仅凭借自身的优秀特质就能够完成。“作为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思想,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作用机理是情感认同。真理性认识也要通过调动情感的方式才能奏效。”[10]先进网络政治文化需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使之能够在与其他网络政治文化的比较中展示出自身独有的亲和力、感染力,拉进先进网络政治文化与网民的距离,得到他们充分的认可与认同。首先,应该着力将政治生活中的那些抽象的思想理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普通网民便于理解的语言重新编排后展现给普通网民,使之能够正确把握它们的核心意涵;其次,充分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通过文字、图片、音乐、影视、动画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展示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内容,使普通网民认知其“先进性”所在。再次,还应该重点打造一批渗透着先进文化内涵的网络产品,通过网站、论坛、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向网民推广,加快先进网络政治文化的内化过程。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使枯燥的政治思想变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从而使网民可以从丰富多彩的符号中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地接受和掌握它们。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zfa/4146.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