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理学报
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核心级
国内统一刊号:11-1992/Q
国际标准刊号:1000-6737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生物物理学报杂志社简介
《生物物理学报》创刊于1985年3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生理学会主办的我国唯一的生物物理学专门期刊。
《生物物理学报》本刊宗旨:为有志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和正在从事相关领域教学和科研的高等院校教师、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提供权威、准确、及时的科技信息,把“学报”办成一本内容优质丰富、外观精良的刊物。自2010年起,《生物物理学报》将改版为月刊,并将拓宽学科面,旨在为我国生物物理及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提供交流的平台,同时介绍国际、国内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改版后,“学报”还将继续充分依靠专家,坚持以中文为主办刊。同时,将增加“主编特约”和“新人点评”栏目。还将系列介绍“贝时璋奖”及“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的获得者。获奖情况:二次获得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
生物物理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综述、研究热点与进展、研究快报、学术论坛、国内外学术动态
生物物理学报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生物物理学报杂志投稿要求
《生物物理学报》文题:要紧扣主题,并给出足够的信息,切忌大而空;应不包含大家非熟知的缩略词;中文题目不得超过50个汉字,英文题目不得超过140个字母(包括词间空格)。
《生物物理学报》作者及单位署名:署名的作者和单位应是对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结果负责的个人和单位。外国作者的姓名按姓前名后方式分写,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中国作者姓名的英文写法采用汉语拼音。署名的单位必须给出中、英文全称,其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请在中文和英文脚注处注明通讯作者(即能够对文章负完全责任的作者)的姓名、电话、传真和E-mail地址。若对作者或单位署名进行修改,必须由通讯联系人出具书面说明,并由全体作者签名同意。
《生物物理学报》摘要:应简明清晰地描述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文稿中报道的主要发现,应能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字数不得少于150个汉字,不得超过250个汉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不得超过250个单词。摘要中不要出现参考文献序号。
关键词:请选出3~5个关键词,中、英文对应,分别在中英文摘要之后按其重要性排列,中间用分号间隔。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主题词。
引言:叙述研究的目的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背景及现状,明确提出本文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既能让读者了解所涉及领域目前的研究概况,又不要成为一篇文献综述,篇幅一般不超过1000字。
材料与方法:主要说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使读者了解研究的可靠性,既简明扼要,又足够完整。能使有专业能力的读者根据所叙述的内容重复文稿中报道的实验。在叙述实验方法时,不能只引用文献,而要扼要叙述作者采取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对所引用文献的方法所做的改进。引用的文献应是有方法描述的原始性论文。作者新建立的方法必须详细叙述。
结果:尽可能利用图、表说明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凡经多次重复实验获得的结果必须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注意数据有效数字的正确使用。
讨论:应该由结果引申得出。讨论应简明扼要(不超过2000字),重点放在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而不是“结果”中内容的重复。讨论中要指出所得结果与现有知识的关系,明确指出所报道的研究提供的新知识或新发现。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范围包括:各种载体的正式出版物或正式出版物中收录的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文中所引的参考文献,作者均应阅读过,对文献的作者、题目、发表的刊物、年份、卷期号和起止页码等均应核实无误。中文参考文献需提供英文对照。
生物物理学报杂志2017目录
胞浆型肌酸激酶cDNA的克隆及其对兴奋毒性神经细胞钙超载的保护作用田云云[1,2];刘宗智[1,2];张婷[1,2];李巧彦[1,2];黄瑾[1,2];谢建新[1,2];张君[1,2];王铁鹏[1,2]
(116)用罗丹明B实现微波辐照下细胞水平温度的实时测量鲁维[1];吴可[1];丛建波[1];苏镇涛[1];王长振[1];宁静[1];周红梅[1];杨国山[1]
(125)谷胱甘肽修饰金纳米棒用于肿瘤细胞光敏热疗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汪静[1];高晓娟[1];赵启鹏[1]
(136)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在音乐家大脑结构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李建福[1];罗程[1];刘东博[1];尧德中[1]
(143)应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识别真核生物基因的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序列张文[1];骈聪[1];陈园园[1];张瑾[1];李琴[1];张良云[1]
(154)哺乳动物细胞色素P450酶中底物识别位点与功能的进化关系王珺霞[1];毕杰[2,3];卢星宇[1];王振[3];李亦学[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