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86年,中国现代艺术档案项目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支持下启动,该项目在成立一年后迁移到北京大学,现设立于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之下。在三十余年的工作中,档案工作小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收集、记录、整理、索引档案的办法,这些成果体现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中。随着艺术史学科对基础文献的越发重视,各美术馆、美术院校也逐渐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工作小组。本文尝试比较国内外有一定积累的艺术档案库,就艺术档案的意义与功能,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面临的技术性问题等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艺术档案;艺术年鉴;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1986年的时候,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资料室主任贺龄华女士把历史学对于史料处理和研究的方法引入美术学院,并鼓励年轻学者继承。朱青生在贺龄华的引导下,开始着手从档案的角度记录中国艺术事件。当时正值美术界的“85美术新潮”,中央美术学院也有意识地想要记录这一事件,责任自然落在了朱青生身上,这一契机促成中国现代艺术档案项目的产生。1987年的时候,朱青生调动到北京大学,艺术档案的建设工作也随之迁移。后来,这一档案项目有了专门的名称——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如今,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已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主要项目之一,合作单位有芝加哥大学、巴黎四大、四川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云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广东美术馆等。笔者于2016年加入到了这一艺术档案的建设中。本文尝试根据参与档案工作的经历,结合国内外的艺术档案库,对艺术档案的建设工作略作思考。
一、艺术档案的意义与功能
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画册等是今天记录艺术展览、艺术作品、艺术评论、艺术事件的文献形式,这些基础资料的集合构成了艺术档案。艺术档案与特定的艺术事件或创作,或者某个艺术群体有关。正确理解艺术档案总体的形态、范围、限制、目的是档案可行与持久的保证。从出发点来看,艺术档案的功能是多样的,有的是公共服务和公众教育的需要,如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展览档案;有的是出于保存工程类文件的需要,以便回溯相关的细节,却间接的形成了专门类别的档案,而这一类档案可以从文献的角度见证技术、工程的发展与变革。例如,法兰西建筑学院的建筑档案;还有的档案是有意的保留展览文献,作为回溯艺术事件,以及为艺术史研究提供支撑文献。这些档案既是文献的集合,也是记忆的集合。我们可以通过档案回溯艺术家的创作作品、有关作品的艺术评论、作品展出时的现场环境等,艺术研究者通过这些档案又可以更深入地去追寻艺术的问题。
美国艺术档案于1954年在底特律成立,档案馆收藏了500多万件原始资料和约7万张照片,现已经成为美国艺术史类最大的档案库,并被公认为美国艺术文献的主要来源渠道。档案馆建立了庞大的索引条目,为学生、作家、艺术研究者、展览等都提供了关键性的帮助。这样庞大的一个艺术档案库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约在40年代的时候,一些学者和博物馆的工作者就意识到需要这样的一个档案库,但并未能得到广泛的支持。状况的改变除了底特律艺术学院院长理查德(E.P.Richard)一直的努力,也和当时美国公众对艺术越来越有兴趣有关。在那个年代,收集艺术相关的书籍是相当耗费时间和金钱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常常获取不到完整的材料。于是,他们尝试用微缩胶卷来解决这一问题。用微缩胶卷记录文献有很多好处,包括微缩胶卷体积小,可以很方便的通过邮政系统传递。档案库的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对胶卷进行编目。正因为可以对相同主题的胶卷进行编目,研究者也就可以很方便的查询同类的文献。因此,这些文献也就很好的支持了研究和出版。
美国艺术档案成立后,档案工作人员主动对费城的博物院、图书馆等机构进行了调查,调查集中在18~19世纪美国绘画、装饰艺术和相关的手稿。调查完成后,以城市首字母为编号(Philadelphia),形成了94个微缩胶卷,即P.1-P.94。但这一工作依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前后也经历了2年才完成。随后,这样的工作模式又在纽约图书馆等地展开。为了便于公众了解和查询,美国艺术档案会以季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新收集到的资料。
美国社会有许多的南美移民,上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拉丁裔美国学者开始关注拉丁文化和艺术。当然,这也是和族群的权利诉求有关系,因为有许多第二代、第三代的拉丁裔美国人需要在社会中得到承认,而他们的一些长辈曾在艺术层面对于美国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各种原因使得这些贡献并未引起精英机构的足够重视。而通过艺术档案库的文献,研究者们能够回溯前人的成果,包括60~70年代拉丁裔艺术家参与的社会运动,以及拉丁裔美国人建立的博物馆对社会贡献的记录等。
美国艺术档案也曾在1995年出版了《关于拉丁和拉丁裔美国艺术家》,这本书包括含了众多的信件、日记、速写手稿、剪贴簿、稀有印刷材料、访谈记录等资料。这一出版物在当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并在几年后促成了另一个标志性的事件——2003年9月,纽约州立档案馆和纽约大都会图书馆委员会协作,建立了拉丁裔艺术家的档案库。此后,休斯顿艺术学院博物馆的美国国际艺术中心也建立了专门的档案来梳理拉丁裔和美国社会的联系,包括已经出版的《北美与南美》。
这种因殖民文化和自身族群文化困扰而催生的问题在南美同样存在,因为南美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殖民文化和自身文化的困扰,包括意识形态的对抗、霸权主义等。圣保罗大学当代艺术博物馆就有专门的工作小组来收集有关于欧美霸权和殖民问题的文献,他们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建立专门的档案库,试图通过档案去客观的反映一些文化和政治问题。
同样的,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的工作人员也会记录每一年每一天发生的艺术事件,每一个在艺术事件中的关键艺术人物也都可以通过档案记录索引到。每年档案记录和收集的工作完结之后,工作小组会在相关档案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的撰写出年度综述,包含艺术与性别、艺术双年展、中国艺术评价机制、艺术机构状况、艺术市场等众多的问题,选题则是来自于每年统计后加权计算的结果。比如,2016年就是当代艺术市场、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中国后殖民艺术、当代艺术摄影等相关问题的综述。若干年后,当艺术领域的研究者想要回过头来去找某一年的艺术事件,以及当年相关艺术门类发展趋势的时候,年鉴就可以为研究者提供详尽而准确的资料。中国现代艺术档案项目主要的工作范畴依然是在中国,和诸多国际档案机构的合作使得彼此能够了解到各自的工作目的和工作方式,也能够为艺术研究者提供便利的文献查阅渠道。
二、艺术档案的收集与分类
1.文献收集的渠道
档案需要的信息常常是散落在各处的,而档案工作的人手又常常不足。因此,档案建设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这里的关键在于各艺术档案库需要建立合理的筛选机制,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条件中制定符合自身状况的文献标准。综合型的艺术档案库相对比较开放,一般会将尽可能多的文献纳入到艺术档案的整理中。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的着力点是记录中国当代艺术,因此会有固定的小组分管不同的工作,也得益于北京大学的环境,许多艺术学院和其他高校来此交流的学生参与到了其中,这使得庞杂的工作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对待资料的问题上,档案库收集的文献包括对展览现场的摄影摄像记录、展览画册等相关出版物、宣传册、海报等非出版物类的纸质资料、网络上交流和讨论的信息,必要的时候也会主动采访相关的展览策划人、艺术评论家、艺术家本人,有时候也会召集学术讨论会,通过讨论会去聚集一些活跃的艺术评论者,完成文献一次又一次的集合。有时候,甚至要去努力寻找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草图,相比完成的作品,草图有时候更能反映艺术家的思考过程。例如,新刻度小组是“85美术新潮”时期的一个艺术小群体,他们留下了许多的作品草稿和会议记录,结合草稿和会议记录,研究者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从程序上讲,不管是综合型的档案库还是专门针对某一位艺术家建立的档案都可以按照有计划性的(如明年的项目、展览)、非计划性的(偶然碰到的,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收集的)两种方式构成。针对计划性的项目、展览,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有着专门的规范,如规定展览现场的图片应该怎样采集,采集回来的资料应该怎样归档。相同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也会有自己的规范,如艺术家在展览海报上留下的签名,观众观看展览后在留言簿上的文字,这些资料是要小心保存的,它们都是做研究时可能会用到的文献。
相关知识推荐:档案局职称评审对学术成果的要求
国际艺术评论档案库是一个法国的艺术档案库,成立于1989年,由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参与创办。20年前,该数据库的工作人员意识到要去保存艺术双年展留下来的纸质资料,于是他们着手推进这项工作。除了已有的出版物,他们也向社会募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工作人员也会和所有的档案提供者保持联系,用社交媒体等手段建立一个类似社区的关系,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负责档案建设的工作人员希望可以通过这一形式激活某一代人共同经历的事件,记录他们对于艺术事件的感想,艺术档案因此也具备了保存观者感受和记忆的功能,未来的研究者因此具备了更多的文献材料来解读曾经的展览。
2.文献的分类归档
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艺术档案库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即对艺术文献的分类和图书馆对艺术出版物的分类有什么区别。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的原则是不同的艺术档案需要从研究的角度建立最有效的索引方式。国际艺术评论档案库是按照法国艺术评论家数据、专著类书籍进行分类,它的特点在于绝大部分文献属于公共类的书籍,只有少部分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文献,从这个角度看综合型艺术档案库的建设难点之一就在于不放弃其学术严谨性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它的独特性——即区别于图书馆。
泰特美术馆的做法是收集各种档案,但他们更关注以个人为单位的分类原则,倾向于把单个艺术家的文献放到单独的箱子中来保存。现在,他们正在把这些文献不断的数字化,以提高检索的效率和使用的广泛度。亚洲艺术文献库现有分类包括艺术写作、展览史、复合的地缘、当代艺术中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实践、女性与艺术、艺术教育研究等。在此分类之下,许多非出版物的原始文献都会向公众开放。因为亚洲国家存在多种语言,他们也会聘请掌握东南亚、印度、巴基斯等国语言的工作人员处理相关文献。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博物馆的档案馆藏书23000本,和图书馆不太一样,也有专门的管理和检索模式。他们按照艺术家、社会群体、艺术理论、社会运动等多重标签进行索引,也会在研究中对已经定义的艺术家新增标签——如观念艺术家、环保主义艺术家。当然,这一档案馆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些具有争议的过于暴力的图像也收集了起来,这是大多数学校不会考虑的艺术文献。
上述几个艺术档案库的索引不仅仅是图书馆对于书目的简单索引,因为这样依然解决不了研究者的问题。所以,各艺术档案库都在做文献的数字化索引,包括对每一行文字,甚至是图像的索引。我们也在和国内外其他艺术档案库保持联络,不定期交流更高效的工作方式。这里要稍作强调的是,文献工作更紧迫的任务是在于记录和索引,而不是马上融入历史。现代化的工具是加速了文献工作的便利性,但并不能解决文献的所有问题。
三、艺术档案面临的技术性问题
在档案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也面临包括文献的整理、作品的版权、文献的保存、数字索引等问题,其中文献的整理和作品版权有必要进行专门说明。
第一,文本的转写和图像的识别。相对来说,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整理方法,但依然和世界上其他档案馆一样,面临着手写字体转录效率很低的问题。泰特美术馆就请专门的机构开发转写算法,但目前的效率也并不高。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类似Transkribus这样的程序正在逐渐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在转写技术还没有出现颠覆性突破的情况下,手写体的录入仍然会消耗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而图像识别技术则更慢,但最近几年也在不断的进步。
第二,作品版权。艺术家、美术馆、博物馆都会有意识地对作品的版权进行严格的控制。泰特美术馆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由法务部门提供纸质协议,档案的访问者需要签署法律声明文件才能够进入档案库。法律文件对档案的使用有非常明确的限制条款。如果档案涉及到敏感的问题,在允许公开访问前也会由美术馆的档案部门和法务部门进行双重评估。另外,如果美术馆或者艺术家拥有某一件作品的使用权,在向访问者提供电子档案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处理,如降低文件的精度,目的也是维护艺术作品的版权。
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的艺术档案工作中和各种档案机构的专业人员建立和睦的关系,一个档案库是不可能完成所有工作的,需要和其他档案库、艺术机构合作,加强学习和交流,需要相互协助,去完成在相关环境中的任务,这样也才会成为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承担回溯过去、记录现在、面对未来的中国艺术档案。——论文作者:李泽龙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