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持续推进,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而资助育人工作的不足也依然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在资助的同时要重视培养贫困学生的就业能力,要将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转向发展型,不能以简单地完成学业为目标,应重视“育人”,使贫困学生有改变命运、提升自我的能力。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创新与实践展开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创新与实践
引言
高校作为教育最高层次,是资助育人工作的主阵地和最后防线,其成效直接关乎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因此,这迫切需要高校资助育人完成重心转移,将育人作为主旋律。从深远意义上来说,所育之人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家庭,未来会成为家庭脱贫的“主力军”,确保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持久胜利。从现实情况上来说,贫困生群体虽只大约占到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20%,但却一直是学校重点关注学生群体之一,该群体既易由经济层面的匮乏而诱发性格缺失、心理危机、人际交往和学业困难等问题,又迫切需要学校、老师和朋辈的关怀,是学校保底线和暖人心的工作。
1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解决我国社会区域性贫困问题的重要组成,党中央关心贫困地区学生,通过资助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就学难、发展难的问题,合理配置资源,为学生创造平等就学机会,使每个贫困学生都能获得独立自主的发展。资助育人工作也需要不断完善,要由最初的保障型转向发展型,让学生在解决经济困难问题的同时强化个人技能,促进资助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型资助以“育人”为目标,同时要完善当前的资助工作机制,将“助人”与“育人”同步进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2新时代背景下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部分地区的教育存在较大差距。高校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较为复杂,所以,构建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应紧跟国家扶贫工作的方针与政策,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理念为基本导向,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开展以“精准资助”为核心的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升资助对象认定的精确性、增强工作开展的时效性,是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要课题。不断破解难题、改革创新,提升资助资源配置的效益,推动构建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做到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真正脱贫,从“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转变,切实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
相关知识推荐:论文发表价格受什么影响
32020年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2020年是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年,这是党中央的部署,更是全国人民的希望。随着贫困群体的消失,高校贫困生群体是否也将随之消散?笔者认为,贫困群体消失,高校贫困生群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以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为例:2018年,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启动“福建助学APP”,贫困生通过“福建助学APP”分门别类地提交相关贫困数据材料,系统后台根据事先设定的标准分自动生成相应的贫困分值,非贫困学生、辅导员、院系、学校等不同层面给予提交数据的贫困学生进行评议、认定,最终生成贫困生数据,以此达到对贫困生精准扶贫、精准资助的目的。按理,随着贫困人口的逐年减少,高校贫困生人群也将随之减少。但从福建助学APP数据申请情况看,高校贫困生人群不仅没有减少,一定程度还存在递增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因素造成:一方面,“贫困”是个相对概念,它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产物。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只要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高校就必然存在“贫困生”因子;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县市、不同人群对“贫困”的标准把握不一、认识不一,绝对贫困可以消除,但相对贫困尤在。因此,高校贫困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只要有高校贫困生存在,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就无法停歇,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4目前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难以把握困难认定的精准度。家庭经济困难指的是家庭每个月的生活费来源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导致学生难于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国各地发展不均衡,城市农村的差距较大,在实际困难认定过程中,需要审核学生的困难认定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家庭经济调查表和生源地提供的贫困证明。家庭经济调查表是学生主观填写,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一些民政部门对家庭情况审核不严,不同地区的学生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再加上工作条件的限制,实地深入学生家庭了解真实的经济情况又不现实,导致高校家庭经济认定工作的开展存在困难。二是难于真正实现应助尽助。有的学生发现只要提供贫困证明、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就能够申请助学金,在自身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情况下也混进困难生的队伍中,导致助学金的总名额相应减少;有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却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提出申请,因而没有及时得到资助,他们却牺牲了很多课余时间做兼职,导致用于学习的时间大量减少耽误了学业;甚至出现有的学生为了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提出家庭经济困难的申请,导致无法真正实现应助尽助。三是难于做到精准引导。有的高校注重困难生的物质资助,忽视了他们的“心理”资助,他们不仅要承受经济压力,也要承受着学习和生活压力,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性格孤僻,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最终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未来成长。有的高校对困难生诚信教育不够,个别学生为了拿到助学金和各种困难补助,弄虚作假,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无故拖欠还款,这些都是不诚信的表现。
5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意义
提升资助工作科学化,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创新实践,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高校应该夯实基础,把握时机,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紧跟时代潮流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智慧校园”信息系统,不断拓展资助平台,提升资助育人功能。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和内容,始终贯穿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各环节,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资助育人工作形式。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并践行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爱国感恩的思想,这还关系到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中国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6相关措施
6.1优化资助育人模式
精准扶贫还应贯穿资助育人的全过程,确保高校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效。结合这一目标,高校需要对现有育人模式进行优化,除了在资助前做到精准定位,还要在资助后实施动态管理。为此,高校需要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在各院系成立资助工作小组,对资助育人工作进行统筹监管,确保相关制度能够得到落实。针对受资助对象,还应由各小组进行跟踪调查,把握贫困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及时发现贫困学生遇到的困难,并通过提供帮助,确保贫困学生顺利求学。根据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现,也可以及时调整资助计划,采取调整资助金额等措施,确保帮扶工作的开展成效。针对随意使用资助金的学生,还应给予劝导教育,必要时给予取消资助的处置,确保资助金得到精准投入与合理使用。为确保后续资助工作更加精准地开展,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深入讨论,确定学生的需求变化,使资助工作做细、做实,提高学生参与帮扶活动的积极性,继而使资助育人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6.2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资助工作精准度
资助工作不能用一刀切的思想进行,要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持续更新受助学生档案,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必要的监督,避免出现过度消费、材料造假的问题。学校层面要积极宣传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对助学有正确的认识,既能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又能规范认定程序,让不符合条件的学生端正心态,做到摸准底数,精准施策。
6.3完善高校精准资助机制
高校在精准资助目标下,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资助机制,在原有资助对象的判定基础上融入信用档案方法。高校对受到资助的困难学生群体建立信用档案,档案当中的信息会跟随学生走入社会。这样可以使一些带有投机取巧心理的学生约束行为。另外,高校还可以建立资助信息系统,通过在系统当中对受资助学生信息进行公示,从而在校园当中形成群众参与评价的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受资助学生将资助款项拿去高消费等现象,同时也能够使资助信息更加透明,提高高校资助育人的精确有效水平。
6.4受助学生“客体主体化”
“客体主体化”,也叫客体非对象化,对资助育人而言,是指既是资助育人受益对象,同时成为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主体参与者,既育己又育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助育人队伍人员配比和专业性不对等问题,又将有亲身体验、最有“发言权”的学生作为开展资助育人学生主体,更能够引起情感共鸣和工作认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培育,在学生对资助育人些许认知基础上,通过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榜样带动、资助政策周期化系统讲解、资助工作流程“范式化”及资助育人工作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等全维度构建学生能力培养平台。以勤工助学岗位为依托,搭建院-校两级的学生资助育人平台,在资助政策讲全、讲细、讲深上,资助工作讲准、讲清上,育人工作参与度、走心度等方面都会有质的不同,既加强了困难生身份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也全方位提升了综合能力,为家庭摆脱贫困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资金投入力度和覆盖面持续增长,资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有力地缓解了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减轻了这一群体的经济压力。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不断完善,应逐步由保障性资助向发展性资助转变。——论文作者:李红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18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