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职称论文优化教学让孩子们步入读图时代。作为学科教学,地图是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等各种能力的重要工具,让学生学会读图,学会使用地图获取信息、进行思想表达,是地理教学最具学科性的主打。
但是,每一次考试或者听课观察,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识图能力表现得很差,总是发现学生要么有图不用,要么答非所问,不知道对图回答。
于是我们常不由之主地惊诧,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有些学生地图分析、归纳地理事物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在哪?
我觉得原因应该很简单,一种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如何查,另一种原因是学生不习惯查,或者压根儿就没想过查。
我认为主要原因如下:1.因为传统地理多是背诵为主,也就没有所谓的专业化,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多是接受性理念的传达,什么地方在哪,有什么,而不是关注动态变化,考试也是背诵地图,过于机械化。
2.还有就是学生甚至学校对初中地理不重视,由于地理不纳入中考,很多人并没有想着地理学习也是一种素养,事关环境观,发展观的变化,还只是停留在地理学习记住什么地方有啥,记住我们该做些啥,而不是因地制宜、综合分析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学会用地图说话。
3.更多的情况是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地图教学,忽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地球地图”章节中,可能因为时间紧,“以教代学”,缺乏了应有的实践和趣味化,让学生不知道读图的意义在哪,也多纸上谈兵,没有成为自己体悟后的查图方法。
4.也不排除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上的问题,始终感受不到查图的成就感和快乐在哪,也就游走在学习的边缘,一步步技能淡化。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为孩子将来负责的老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优化,明确我们可以做的在哪?
首先,在地理学习第一课时,我们就要尝试让学生通过不同地图的分析观察,解释身边的现象,感受到读图的意义有多大。比如结合假期学生去哪?让学生指图给大家介绍一下,直观化一目了然,地图的作用也就可见一斑;再比如让学生解释我们的大河多从希望东流,为什么四川盆地冬季温差还没有广州大……以及大比例地图为什么作为国家机密,荆轲刺情网,图穷匕首见,一幅地图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甚至对战争的输赢有多大,让学生不经意感知地理学习必须掌握如何使用地图,如何查?
其次,注意地图教学的不同阶段化:在集中进行地图知识学习的时候,要注意搜集各种信息地图,特别是一些特色地图,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化,如美食地图,旅游地图,让学生知道不同的目的,地图的种类不同,注意关键信息的归纳。其次教会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和方法,即引导学生先阅读图名、图例,比例尺,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来确定地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学会有序、有目的地阅读地图。然后就是在以后学习中,注意地图分析的渗透化,如学习西北地图时可以让学生将主要景观去查一查,归纳出干旱特点,然后再进入主题性学习,潜在地培养学生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准确理解图像内涵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再比如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得出“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结论。引发学生提“为什么会这样?”适时提供“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等对比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看到地形、气候等对人口密度的影响,感受到地图应用的意义啦。
第三,地图教学一定要不怕麻烦,可以合理使用板图板画,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做到动态化,让学生便于观察,信息的精简醒目化。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析图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参与与展示,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确怎样查,怎样分析,怎样表达。如气候资料图,如何根据气温数据确定温度带,如何更具降水量叠加,归纳气候特点,得出气候类型,这些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习惯成自然。
第四、注意适当结合课堂课内教学,组织绘图比赛,查图比赛,让学生在合作竞争的游戏中变化。如地球仪的制作和展示,如寻宝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校园某一区域绘制地图,标注藏宝位置,分组进行寻宝评比,既是地图三要素的学习,也是读图基本功的练习,也与学生定向越野等电子游戏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有图在手天下走的快意。
第五、课堂教学中不论课前预习,还是课后检测,也要突出读题练习,如填图,读图分析,让同学感到学图有所成,学图有所用,从而能够从地图学习中尝到甜头,不断强化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感知地理教学中地图的魅力。
总之,优化教学,让学生不如读图时代,不仅是地理教学的必须,也是为学生将来生活发展的一种能力,加强地图学习的有效性,挖掘和有效处理地图信息,善于将热点问题及时通过地图表现,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不可或缺的诉求事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5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