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中国食品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中国食品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来源: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18-10-27 15:36

  摘要: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背景,分析了全球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背景和趋势,研究了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战略,旨为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食品产业,现状,发展战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产业承担着为我国13.9亿人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010年我国食品产业总产值约为940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8019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产业。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不含烟草)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利润总额7015.6亿元,同比增长8.5%,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食品生产、加工制造和消费大国。

  1中国食品产业取得的成就

  解放初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是解决温饱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细粮食品逐渐取代粗粮,畜禽肉供应量逐渐加大。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工作压力增大与生活节奏加快,以工业化为手段加工而成的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等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饮食结构多元化,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度加大,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逐渐回归,保健食品也应运而生,在市场中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同时,由于家庭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食品物流与配送销售等服务行业迅速兴起。

  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表现为最初的保障供给向多样化供给发展,进而追求质量安全和营养健康。改革开放后,中国食品工业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在近40年的发展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食品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起步阶段(1984—1998年)、快速发展阶段(1998—2008年)和消费增长阶段(2008—2016年)3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充分表明了中国食品工业由弱到强的发展变化。

  作为全球第一大食品消费市场,中国13.8亿人口每天大约消费251万t食物,其中加工食品占到45%[1]。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7年的58.52%,每个城镇人口对工业食品的支出为农村人口的10倍。这些都加速了食品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食品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本产业,这一地位不可动摇。连续稳定的粮食供应格局,也为促进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集成示范、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人才创新和团队建设、基地和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为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2全球食品产业发展战略背景和趋势分析

  2.1全球经济增长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联合国2017年12月发布《WorldEconomicSituationandProspects》报告[2]指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脆弱性逐渐消退,世界经济增长正在逐渐加强,东亚和南亚仍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速率达到3%,这是自2011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预计全球2018年和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也将稳定在3%左右。201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占三分之一。在适度通货膨胀压力、低利率和健康劳动力市场条件的支持下,个人消费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改善的全球经济状况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2.2科技创新成为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食品产业发展是食品科学与技术持续革新的结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在食品营养研究领域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前沿新技术的新突破,为食品生物加工和制造提供了新途径,有力推进了新型食品的创制和食品产业的跨越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各国实力的核心竞争,食品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食品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食品加工业也从经验走向科学,从追求生产率和优化加工工艺向高品质、高营养、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发展。食品科学与生物学、信息学、控制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转化为食品产业新的技术创新源,成为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2.3环境变化、资源能源短缺使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强烈关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包括农业在内的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根据气候科学家的计算,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水平与2000年相比必须减少85%,才能使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以前的水平相比上升不超过2℃,否则将会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3]。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发展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一时间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推崇的新型发展方式。低碳技术成为21世纪世界营养与食品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2.4人们对营养健康的日益重视对食品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营养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超重、肥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数量剧增。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4],全球肥胖流行率在1975年和2016年之间增长近3倍;2016年,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逾19亿人(占39%)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占13%)肥胖,超过3.4亿名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一度被视为高收入国家问题的超重和肥胖,如今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呈上升发展趋势。

图1

  自2000年以来,非洲5岁以下儿童的超重人数已增加近50%。2016年,5岁以下超重或肥胖的儿童中,近半数生活在亚洲。目前世界多数人口所居住的国家,死于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均大于死于体重不足的人数。与此同时,全球糖尿病病人数量从1980年的1.08亿(4.7%)增加到2014年的4.22亿(8.5%),尤其是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上升速度更快;2015年,糖尿病估计直接造成160万例死亡,糖尿病还是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病因;高血糖导致的所有死亡中约有半数发生在70岁之前;世卫组织预测,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7位主要死因[5]。

  导致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行为危险因素是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和过度饮酒,这是当前全球的头号死因,估计在2012年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1%;这些死者中,估计740万人死于冠心病,670万人死于中风[6]。世界范围内,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2012年约有1400万新发癌症病例,2015年导致880万人死亡;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源自5种主要行为和饮食危险因素:高体重指数,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运动,使用烟草以及饮酒。癌症带来的经济影响很大且在不断加剧,估计2010年由癌症导致的年度经济总费用约为1.16万亿美元[7]。

  3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挑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连续多年高速发展的食品制造业位居中国产业首位。食品产业在总体发展成效显著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食品产业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食品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工业化程度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食品产业仍属于资源高耗型产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高端食品装备仍依赖进口。“健康、美味、方便、实惠、个性化、多样性”的产品新需求,以及“智能、节能、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的产业新要求,对食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3.1全球粮食供求偏紧,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中提出,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kg,年均增长1.1%;而谷物产量增加1000亿kg,年均增长率为0.5%,这表明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目前,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未来20年,受全球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在能源紧缺、粮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能源与食品争粮的矛盾日益突出,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供求紧张,国际粮价居高不下的形势将长期存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形势不容乐观。

  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这些不利因素主要有耕地、水资源和人口等。近1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加剧,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使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3.2农产品有效供给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加剧,迫切需要提高农产品资源利用率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经过30年的发展农产品已经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多种农产品总量保持连续增长的趋势,居世界第1位。然而,总体看来,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主要农产品占有量(粮食、油料、水果、肉类、水产)增长缓慢,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我国部分农产品原料严重过剩,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迫在眉睫。如以蔬菜为例,我国蔬菜以鲜食为主,贮存保鲜和加工能力严重不足,且加工品种单一,多为腌制、干制、速冻等低附加值加工产品,亟需开展采用高新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8]。

  随着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加,我国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不断下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薯类、油料等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趋于饱和,导致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依靠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资源利用率。

  3.3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给食品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水土资源日益紧张,能源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食品的环境、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食品行业快速增长,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能源与资源高消耗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我国食品加工存在能源损耗、消耗过大,食品资源大量消耗和损失等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食品工业年用水约100亿m3,耗电2500亿度,消耗2.8亿t煤(能耗折合标煤2.33亿t),年排放废水总量为50亿m3,排出有机物2000万t,产生食品加工废弃物4亿t。在传统食品发酵过程中,每吨酒精可形成15t酒糟,废水排放80t,COD值达到60000~70000mg/L,总排废水400t[9]。作为发展形势最为快速的食品产业,加强节能、节水,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是实现我国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战略

  4.1食品绿色制造升级战略

  人口增加、能源危机、环境恶化、全球化及城市化等给全球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针对我国食品加工制造业在资源利用、高效转化、清洁生产、技术标准、系统化工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过度加工、能耗、水耗、物耗、排放及环境污染、食品装备系统化不足、集成度不高、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突出,开展食品绿色加工、低碳制造和品质控制等核心技术,攻克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工程化成套加工装备,解决涉及我国食品绿色优质加工制造、资源高效利用、提质减损、节能减排降耗以及食品产业升级的深层次问题,提升传统食品产业的标准化、连续化和工程化技术水平。

  4.2食品营养与健康战略

  食品与营养健康密不可分。未来20年,我国由食品大国跨越到食品强国的关键,是为国民提供营养与健康的食品。针对国民营养健康需求与慢病预防控制诉求,开展食品营养健康基础理论、功能食品制造、传统食品功能化以及新食品原料开发等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创制营养健康高附加值食品,实现精准营养供给及智能健康管理,引领并支撑中国食品产业向营养与健康化方向发展。

  4.3价值链高端化延伸战略

  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低,综合利用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高纯度、功能性、专用型等高附加值产品缺乏等问题,应用生物技术及食品加工新技术实现资源的梯度增值利用,提高食品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对食品资源的全利用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4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一体化发展战略

  现代食品产业涵盖了原料控制、食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装备制造、物流配送和消费等多个环节。针对我国目前食品领域因缺乏全产业链系统化布局及各链条之间的有效衔接,而导致的食品原料浪费严重,产后加工环节可控性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可追溯性和解决能力较弱等问题,推行从餐桌到田间的全产业链条的一体化建设,打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隔阂,避免食品原料到食品产品的产业链条脱节,形成从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储存与运输过程的主动控制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贾敬敦,蒋丹平,陈昆松.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61-166.

  [2]DRYSDALEC.Worldeconomicsituationandprospects2018[M].NewYork:UnitedNationsPublication,2018:1-12.

  [3]黄文秀.国外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发展[J].创新科技,2012,11(5):12-13.

  [4]WORLDHEALTHORGANIZATION.Obesityandoverweight[EB/OL].(2018-02-16)[2018-08-26].http://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5]WORLDHEALTHORGANIZATION.Diabetes[EB/OL].(2017-11-15)[2018-08-26].http://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iabetes.

  [6]WORLDHEALTHORGANIZATION.Tenyearsinpublichealth,2007-2017[R/OL].(2017-05-22)[2018-08-26].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55355/9789241512442-eng.pdf.

  [7]WORLDHEALTHORGANIZATION.CANCER[EB/OL].(2018-02-01)[2018-08-26].http://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8]孙宝国,王静.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77-83.

  [9]秦人伟.食品工业节能减排潜力大[N].中国食品报,2014-11-05(4).

  [10]光明食品集团,荷兰合作银行.2017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R/OL].(2016-11-07)[2018-08-26].http://shanghai.xinmin.cn/latest/2016/11/07/30578394.html.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2]贾敬敦,王东阳,张辉.食物与营养健康科技创新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1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14]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损失惊人综合利用效益可期[N].农民日报,2014-08-09(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14380.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