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贵州省黔西南州农村经济收益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全州农村经济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土地承包;流转;调查分析
2011 年,根据省农委和州农委的要求,结合本州实际, 黔西南州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工作安排了专业人员,从确定样本农户入手,对各级农户进行了一年来的收入、支出情况调查,按时完成了省、州下达的各项指标。 现就 2011 年该州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 农村经济收益基本情况
贵 州 省 黔 西 南 州 所 辖 132 个 乡 镇, 汇 总 村 数 1 250 个, 13 040 个村民组, 农户 71.48 万户, 其中纯农户 59.65 万户, 农业兼业户 7.96 万户, 劳动力数 179.42 万人, 其中从事家庭经营 130.93 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 53.32 万人。 2011 年全州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1 482 648.64 万元, 比上年增长 19.1%;全州 农 村 经 济 总 费 用 509 537.19 万 元, 比 上 年 增 长 12.9%;净收入 973 111.45 万元,比上年增长 22.7%;农 民 外 出 劳 务 收 入 236 503.81 万 元, 比 上 年 增 长 34.6%;农民所得总额 1 187 555.54 万 元,比上年增长 26.3% ; 农 业 收 入 469 887.56 万 元 , 林 业 收 入 66 223.65 万元,牧业收入 346 187.58 万元,渔业收入 18 537.58 万元,工业收入 195 475.05 万元,建筑业收入 114 086.6 万元,运输业收入 124 492.04 万元,商饮业收入 66 113.64 万元, 服务业收入 30 590.34 万元, 全州农民人均所得(农民人均纯收入)3 875 元/年,比上年人均增加 748 元,增长 23.9%。
以上数据表明, 黔西南州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2 农户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
从以上数据分析,2011 年农户的收入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物价上涨是主要因素
物价上涨刺激了种植业、 养殖业的发展。 比如: 2011 年的肉价上涨, 从年初的 6 元/kg 上涨到现在的 8 元/kg,同时粮食、蔬菜价格过快上涨,在价格上涨之后,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农民收入在这上面增长过快。
2.2 劳务收入的增长
劳务收入的 增长是 2011 年农 民收入增长 的一大因素。 这主要体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和本地劳务费提高(由年初的每天 30~100 元增加到每天 50~ 200 元)所致,农民收入因而增长。
2.3 工业收入增加
随着黔西南州不断加大工业发展, 特别是矿产业的发展,使得该州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
2011 年 农 民 外 出 务 工 收 入 达 到 236 503.81 万元,比上年增加 60 780.8 万元,增长 34.6%。农民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情况
3.1 流转面积
统计显示, 全州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 2331431 亩,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 625 971 户,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 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 92 918 亩,与上年大体平衡,流转形式主要是:转包 16 943 亩、转让 7 894 亩、互换 4 762 亩、出租 49 478 亩、股份合作 1 441 亩、其他形式 12 400 亩,主要用于作物种植。 从流转面积与流转合同数看,农户自发流转占主流。
3.2 流转去向
流转入农户的面积 67 588 亩, 流转入专业合作社的面积 8 528 亩, 流转入企业的面积 7 307 亩,流转入其他主体的面积 9 495 亩。流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 的 面 积 29 219 亩 , 流 转 出 承 包 耕 地 的 农 户 数 19 524 户,签订耕地流转合同份数 10 749 份,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流转面积 28 615 亩。
3.3 流转纠纷调解
目前黔西南州没有设立仲裁机构, 涉及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这一方面的工作, 由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调解解决。 县、乡一级未成立仲裁机构,全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调解, 均在尊重农户经营自主权基础上,由村民委员会和乡镇调解处理,农户的经营权基本得到维护, 纠纷当事人也能接受调解。
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黔西南州全面贯彻落实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 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好章程制定、完善制度、注册登记等工作,逐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行,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011 年全州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285 个,其中种植业 210 个,主要涉及金银花、桑蚕、蔬菜、甘蔗、香蕉、中药材、用材林等产业;养殖业 56 个,涉及肉牛、生猪养殖和家禽业 ; 其 他 行 业 19 个。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成 员 数 达 19 628 个,经营收入 12 190.32 万元,在农村经济收入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在农民专业合作经营服务中,统一销售农产品总值 9 151.56 万元,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 1 004.82 万元。 培训成员数 5 816 人次,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数 14 个,农民专业合作上缴国家税金 4.2 万元,可分配盈余 228.6 万元。 增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增收致富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5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情况
统计显示,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1 925.92 万元,比上年增长 12.3%,其中:计划生育收费 1 371.12 万元; 一事一议筹劳 222.02 万个,其中:道路筹劳 195.55 万个;政府补贴 34 126.72 万元,比上年增长 21.9%,其中:农业四项补贴 13 435.75 万元, 退耕还林、 还草补贴 9 132.79 万元, 其他补贴 11 558.18 万元; 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 51.55 万人,农村合作医疗收费 7 740.16 万元。 中央、省、州强农惠农政策向偏远、落后地方倾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四项补贴等资金逐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
6 农经机构队伍情况
全州共有农经机构,地级 1 个,县级 8 个,实 有在编人数 89 人,乡镇农经工作人员基本上未经过培训,部分农经工作人员基本上不开展农经工作,大部分时间在抓乡镇的驻村、计划生育等工作,农经工作呈松散状态。
相关期刊推荐:《农业科技通讯》(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央级农业实用综合、技术、信息期刊,及时报导种植业动态和最新农业成果,尤其是种业界的新产品、新技术。侧重大田作物,兼顾园艺作物,本刊技术实用,信息及时可靠,是种子经营、农业种植的一本专刊。读者对象:种业界人士及推广人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粮棉油蔬果基地、农业示范园区、农场、农垦系统、基层农业领导农业院校师生及所有与农业有关人员。
7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农村产业化经营规模程度低,经营分散,外出务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由于农村经济收 益 统 计 调 查 工 作 开 展 的 时 间 常 在 年 度 结 束 的 次月,要调查的工作量较大,加上又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不利于调查工作的开展。
(2) 农村经济结构布局不合理, 经济作物等特色产业在种植业中的比重轻、 产品出售收入在农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较小。 行业发展不均衡, 农、 牧业仍是主导产业, 占总收入比重大, 第二、 三产业发展缓慢。
(3) 乡镇领导重视不够,支持不力,农经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统计年报按照农业部《农民收入及负担统计核算方案》的要求,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结合黔西南州实际,难以全面按方案落实。 年报数据有部分指标是考核乡镇领导的业绩,行政干预大,影响了统计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4)缺少专项经费,无力开展业务培训,业 务质量不高。 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对乡镇业务人员没有约束力,工作应付,想干就干,不想干管不着。 业务工作基础性差,乡镇业务人员素质高低不一,安排工作基本上没有人负责。
8 下步的工作及建议
(1)搞好国家的有关惠农政策的宣传,指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民专业化组织,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第二、三产业,做好项目规划审报,扩大产业化经营规模,促进农民增收。
(2)指导和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强合作社自身管理,引导合作社规范运行。
(3) 县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乡镇级每年的农经工作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措施, 以引起乡镇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积极争取专项经费,加强对各级业务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统计工作的各项统计指标,若想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排除各级领导的行政干扰,改革统计方法, 制定适合税费改革的农村经济年报统计工作制度尤为重要。
(4) 对乡镇业务人员的考核及职称的评聘纳入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加强约束机制,提高工作质量。 为及时给各级政府提供真实可靠的农村经济统计数字,建议各级财政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农业部门建立基点调查户,从而掌握第一手的农民收入资料,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建议:省、州农经部门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定点调查农户,完善乡级农经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经调查工作机制, 开展业务人员培训, 使这一工作长期化。 建立乡镇农经机构,匹配调查人员和经费,为农经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总体来看, 全州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仍需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推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论文作者:党筱兰 徐俊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2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