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农业核心论文浅析湖南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

农业核心论文浅析湖南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

来源: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15-04-28 09:35

  【摘 要】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大,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以家庭为依托,以土地为生活来源的传统农村养老保障功能正日趋弱化,而适合农村的新的养老保障体系还未形成。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老年人的需求入手,充分发挥个人、家庭、集体、社会、社区邻里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面获取养老资源,在保障老年人得到基本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老年服务,构建一个包含多元化养老模式、多层次养老服务制度的混合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关健词】农村 养老保障 物质保障 老年服务  农业类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

  一、湖南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2003年10月至2005年4月,我们采用结构式访问法和问卷法,对平江县、泪罗市、长沙县60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保障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

  1.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目前湖南农村传统的农业社会已不复存在,农村社会正逐步走向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变迁,老年人拥有的技能、经验在生活、生产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小,家庭地位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正日趋弱化。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年轻人为追求预期收入的最大化,不断从农业地区流向非农业地区。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并滞留在城市,直接导致空巢家庭、纯老年人家庭(两代都是老年人的家庭)、隔代家庭(祖辈与孙辈组成的家庭)增多。聚少离多,久而久之,代际之间感情的纽带就会松弛,从而使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得不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

  2、耕地面积减少,收益下降,农村土地养老保障逐渐消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造成耕地面积锐减。许多农村老年人失地后,没有生活来源,生活拮据,用于养老的积累更少。近几年农业生产成本出现增长的势头,而农产品价格增长幅度不大,农民收益得不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多依靠种地,在耕地收益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以土地作为规避老年风险和老年人生活来源的可行性受到了制约。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陷多,保障水平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根据国家民政局1992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方案》)实施的,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覆盖面小,保险对象不合理。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就已开始在农村积极推行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的探索,但参保人数却从1988年的8000多万减少到了2001年的5000多万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靠社会养老保险的仅占4. 9% , 38. 7%的农村老年人不了解社会养老保险,已购买社会养老保险的仅占9. 2 %。养老保险参保对象主要是针对农村的基层干部(包括村长、村委书记、会计),普通群众参与少。二是保障水平低,保险基金增值难。《基本方案》规定,农民缴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12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如果农民每月交2元,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领取4. 7元,15年后每月可领取9. 9元,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同时由于保险基金的增值与银行利率挂钩,近几年来,国家连续八次下调银行存款利率,利率水平已由1993年的10. 9%下降到2003年的1. 98%,保险基金的增值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三是供养标准低,五保供养落实难。目前五保供养制度也出现许多问题:一是五保对象应保尽保难,应保未保问题很突出。二是五保供养标准低。三县市的五保供养水平都是按照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标准执行的,即每人每年825元。随着物价上涨,生活水平提高,这种供养标准不足维持老年人的生活。三是全面落实五保内容难。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除了“保葬”外,其他“四保(吃、穿、住、医)”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在一些地区,五保实际上已经蜕变为两保(保吃、保葬)甚至一保(保吃)。四是集中供养难。目前湖南农村共有应保五保户41. 04万人,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为1. 62万人,仅占应保人数的3. 96% 。

  4.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意识强,对家庭养老的期望值高。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养活自己,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养老。调查的三个县(市),农村老年人大多从事生产性劳动或家务劳动,靠自已收人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19.7%。老年人一般只有到了完全需要别人照料时才会停止劳动。这种“活到老,做到老”方式是建立在牺牲老年人利益,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础上获得的,不是“顺乎天命”的自愿行为,而是老人“迫于生计”的无奈选择。

  家庭养老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基本、最重要、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模式,农村老年人对其的需求也是最高的。通过调查发现,55. 7%的农村老年人期望家庭养老,47. 5%的年轻人愿意选择家庭养老。三个县(市)中,平江县农村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期望值达62.0%,其次是泪罗市55.4%,长沙县49.7 %。可见,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老年人的养老观念越传统,对家庭养老的期望值越高。这也说明传统的家庭养老适应了我国的乡情、村情、亲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二、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多层面的,一般可以概括为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其中,精神慰藉是渗透在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过程中的,往往难以明确地分离出来。因此,从政策操作性考虑,我们将其分解为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两个方面。经济支持体系侧重为老年人维持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收人,生活照料体系则侧重于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两者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构建一个包含多元化养老模式、多层次养老服务制度的混合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使农村养老保障的经济、服务压力化解在一个纵横交错的安全网络。

  1.建立健全农村多元化养老保障模式。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就是充分发挥个人、家庭、集体、社会、社区邻里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面的获取养老资源,主要包括“自我养老”、“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四种养老模式。鼓励自我养老、巩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实施的,国外成功经验表明,第一产业的GDP比重下降到15%,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才可能全面实施社会养老。据调查,长沙县2003年第一产业的GDP比重为15.6%,而平江县、泊罗市第一产业的GDP比重分别为31.2% 、 27.9%,可见,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实施社会养老的经济条件。而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模式,在农村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让有子女的老人在经济赡养、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等方面能够得到基本满足。因而,鼓励自我养老、巩固家庭养老仍是这些地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点。

  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应发展集体养老、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集体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突破,改变了农村老年人“养儿防老”的观念,对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将产生积极影响,对自我养老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起到有效弥补。

  2.发展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农村老年服务体系的发展应以服务需求为中心,目标是在保障老年人得到基本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一要开发机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的基本目标人群是农村五保对象,失去自立能力、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自愿人住的健康老人。在当前农村敬老院的基础上,加大资金的投人,适当扩大敬老院的收养范围,逐步建立农村机构养老服务网络。一般一个乡镇要有一所敬老院,根据老年人规模和服务需求,可增设老年公寓及其他养老机构。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设高标准的社会福利院,供养一部分农村老人。让老人们在福利院不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还能老有所为,通过以敬老院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自给有余,既提高了生活水平,又减轻了贫困家庭压力、村社群众负担和财政压力。二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这一初级社会群体在传统的农村担负着“守望、共生”的重要功能,邻里之间的相互照顾包括家务劳动、老人小孩的照看等。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应发挥农村邻里互助的作用,组织农村老人自愿组成的邻里互助小组,就近开展邻里互助服务,给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小孩的照看、老人的看护,充分调动社区老人的积极性,强化邻里的互助功能。三要完善家庭照料服务。家庭照料作为主要的养老服务方式,在中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照料人的支持服务是家庭养老模式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保证。一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宣传教育,加强晚辈对老人照顾的责任与义务,使家庭照顾老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二是通过社会工作增进家庭的人际关系,解决各类家庭矛盾特别是婆媳矛盾,使家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在农村建立家庭助理式的社会服务,包括卫生打扫、做饭洗衣、看护照料等等,使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减轻照料老人的负担。在农村社区内成立家庭照料者支持中心(可以依托村委会或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家庭照料者提供资源、信息咨询,组织照料者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助活动,并向社会传达照料者的声音,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7569.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