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获得专业服务。
摘要:在现代化的视阈下,从社会结构的变迁考察近几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变化,能够增强我们对社会发展变化宏观主题的把握和认识;对比分析东西方社会变迁的背景差异,得出实现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背景条件,从而更好地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变迁;现代化;社会结构;背景差异
对西方社会近几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社会学家们都试着用某一典型性词语去概括和总结。许多西方学者用“现代化”或者说“从传统到现代”来概括和描述,也有人从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角度将其总结为“进步”和“发展”。或许,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西方社会的发展变化。当前,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西方社会充分发展,而非西方社会展现的则是亟待完善,很少去探究西方社会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或者背景因素。若将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相结合,对比分析东西方社会实现变迁的背景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清醒认识西方社会迅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动力,进而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和实现社会变迁提供借鉴和启迪。
一、社会变迁及现代化视阈下的社会变迁
社会是人为了达到单个人所无法实现的需求满足水平而有目的地形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又可以看作是价值联结的生存单位。而变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涵盖了世界历史发展和变化的方方面面。那么,什么是社会变迁呢?
从广义上讲,社会变迁指的是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因此,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如社会变迁的规模、方向、性质、人们参与和控制的程度等,社会变迁类型就会呈现多样性。罗荣渠先生就将社会变迁的方式划分为微变和巨变,并将其阐述为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传导性巨变和创新性巨变。
我们所讲的社会变迁主要是从社会结构的变迁出发的。所谓社会结构,它指的是“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间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使社会系统具有形态特征(它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它不是对现实的复制,而是根据认识和思考而抽象出来的),是对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实在侧面的相对静止的形态或者说状态的特性的描述。”简单说来,社会结构就是指在社会变迁中长期保持不变而带有一定方向性变动的那部分。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教育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
西方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假设的前提,即社会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部分,并且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现代”的部分逐渐膨胀、“传统”的部分逐渐萎缩的过程。许多早期的现代化理论学家都曾详细讨论过“传统”和“现代”的特征或差异。他们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个人人格与行为特征等方面去对比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典型差异,当然也有许多学者从社会结构出发去研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美国学者C·E·布莱克将关于伴随现代化进程而发生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主要内容和走势归结为:人口分布走向城市化,地理流动性和社会流动性提高;社会的收入分配趋向公平,文化教育趋向普及,机会趋向平等;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水平的提高,个人主义愈来愈强,责任中心由社区转向社会,由地方转向国家等。丁建弘认为布莱克的概括“并非十分全面和合理”,他认为现代化背景下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从地方共同体到整合的社会的变化。尽管将传统和现代的概念引入现代化研究会带来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我们研究现代化背景下的东西方社会变迁问题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现代化一词可以说是对“世界历史”开始以来至今对人类社会发展主题较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概括之一。从逻辑上讲,社会变迁理论从宏观上就包含了现代化理论,因而我们将范围限定在现代化视野下。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我们也主要是从现代化这个历史发展的主题出发,着重考察在现代化视域下社会变迁中的社会结构变迁。
二、东西方社会变迁的不同背景及其差异
为了更好地对比东西方社会结构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选择社会结构变迁中比较突出和代表性的五组变量进行比较。
(一)社会的开放性与流动程度不同
许多学者从西欧与其他国家历史发展的比较中探索西欧率先迈入工业社会的原因。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就从非西方国家的自身条件出发,他认为东方国家古代文明太发达以至于难以产生新的文明。钱乘旦则直接将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的不同。他认为西欧的封建社会是一种金字塔的等级结构,形成以贵族集团共同分享权利为特征的等级君主制,并且在这金字塔外面,还有一个异己的力量存在即“市民社会”。而东方的封建社会则是一个“大屋顶”结构,它笼罩一切,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极大地阻止了资本主义的自发产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经谈到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英国)在构成上有“三大骨架”,即土地贵族、“中间阶层”和工资劳动者。17~18世纪英国“三层式”社会结构为英国启动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力量和阶级力量。除了这个主体性力量外,英国还具备了使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充分发挥的两个社会特征:社会的开放性和社会的流动性。英国社会的阶级与阶级、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界限趋向重叠,个人在社会的区域流动、职业流动和经济地位的流动也是相对自由的。当然,法国和德国各阶级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与同时代的英国进行比较时,显示出了相互隔绝的状态,但是他们在19世纪后期都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如法国在19世纪最大的社会变化是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角色的转变。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从权势的巅峰上跌落了下来。在1950年代,德国的统治阶级的大部分容克开始分化、资产阶级化。通过改革,普鲁士一德意志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基本上是封建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从而迅速地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而在东方国家,村社和类似于原始社会的村落制度将人们紧紧地捆绑到了一起,个人完全依赖于他所处的村社和村庄。村社体现的是一种类的、集体的主体意识,个人主体性丧失。村社培育着人们的集体意识,他们往往聚族而居,一个村庄的居民相互血缘关系盘根错节,拥有共同的祖先,因而村庄成为由宗法关系联结在一起的集体,这点俄国、中国、印度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俄国,村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被称为“米尔”的村民大会,负责和决定村长及其他公职人员的选举、土地的重新分配、村社成员的迁徙及新成员的接纳、赋税徭役的分配等重要事务。此外,还有为保证服役完税而建立了连环保制度。这样,个人的一切都离不开集体,取决于集体,只有作为集体的一员,个人方能生存。而在印度由于村社和种姓制度的严密性,人们也被死死地束缚在他所在的村落和种姓阶层里。在以上的社会里,人们之间除了和村社内部人员的交流外,基本上不需要也不能与其他村落和人员进行交往,人们彼此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社会流动性和开放的程度极低。
(二)角色和地位分配的原则不同
现代化的所谓合理化倾向要求的水平不过是机会均等,以便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找到最适合于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角色。帕森斯提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整套“角色期待”,它规定了社会中每个成员彼此期待着要充当的社会角色,进而形成了“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对比东西方社会,我们就会发现,东方国家在现代化起步阶段的社会结构是稳态、封闭和静止的。东方社会特有的社会等级制度使人们习惯于承袭而来的地位和角色,几乎从不考虑改变职业和居所。如印度的村落统治机构是依据传统习惯进行活动的,缺乏明确的法律以及关于权利、义务的契约,统治者的资格基本上是以先天条件(如出身、年龄等)为优先,并且是世袭的,财富、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能力等后天因素居次要地位:俄国的村社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宗法共同体内部的简单协作传统,如劳动改组、公耕地等等,在价值观念上轻视自由个性,强调整体和谐,把个人视为共同体的附属物而否定其独立人格。这样,人们对于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就有了先天性并且自然的逆来顺受;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也是如此,虽说中国有士大夫精神,但出发点还是想一劳永逸,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个人几乎不期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并且相信以往的社会秩序是天经地义和不可改变的,地位和爵位的世袭成了中国古代社会角色和地位分配的重要原则。
而在西方社会,虽说也是封建社会,但它的封建社会是一种“分封建邦”的社会,各封建邦国之间相互独立。并且西方社会是一种阶级制度。等级与阶级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成员资格基于出生机会,后者则基于职业和经济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则在生存斗争中创造出具有强烈经济追求的新教精神,将崇尚个人才能和力主个人权益的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构成他们的价值取向。这样,决定他们地位和角色的不再是先天的出生条件了,而是要靠自己的职业和经济地位了。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共同点,那就是在社会结构中诞生了具有主体性力量的中间力量(市民社会)并逐步发展成为强大的资产阶级。如在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由于文官制度的推行,社会升迁又多了两条途径:学历和成就。整个19世纪,法国人的社会地位变迁大致以一种渐进方式实现的:最底层的工人首先改变工种,一般工人经过几代努力,也许可进入小资产阶级的行列,一部分的小资产阶级升入更上一层的社会集团。英国的“三层式”社会结构形成特有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生产力要素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角色地位分配原则的变化。
(三)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的水平不同
整合国家一切力量进行现代化所必需的物质、精神力量准备是现代起步的重要条件。在东方社会里,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一揽子”特点,人们被拘束在权力高度集中,基本上没有人权的社会里,国家进行现代化靠的较多的是行政干预和强制,因此,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毫无积极性可言,即使在某一时候能有号召力,但由于制度的缺陷,社会动员能力总是有限的。而在西方国家里,由于西方国家社会生活逐渐世俗化,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和自豪感越来越强并能自愿加入到国家建设的队伍中去。随着社会阶层的丰富化、人们期待的多样化、地位角色的合理化,人们就会对国家建设和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心态,因为他们容易接受将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与国家紧密结合起来。
(四)城市化水平及家庭功能的转变不同
在家庭层次上,由于封闭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与生俱来的社会角色分配,东方国家在家庭这一基础性的生存单位中表现出了独特性。家庭是维系感情和生存的价值单位,社会的城市化水平极低。中、俄两国同样重视家庭的凝聚作用,重视人的亲情关系。在这样的国家,资本主义尚未得到充分发展,资本的交换原则和利益至上的理念还未对其形成强大的冲击和刺激,情感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正如马克思所说,家庭关系上还罩着温情脉脉的面纱。更为重要的是,家庭是最小的生产集体,在自然经济中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其成员间相依为命,因此产生了浓厚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家族本位思想。这种家族本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因为现代化的启动不仅需要足够的劳动力,还需要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去适应不同的社会分工。
而在西方社会,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们渐渐从传统的家庭关系中走了出来,慢慢地转向了利益关系,用利益关系逐渐取代了亲情和感情。如英国的城市化大致开始于1775年,到185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城市化。相比较英国来讲,法国、德国、美国的城市化起步均晚于英国,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越来越快,人们逐渐摆脱了地域和宗法血缘限制,为适应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进一步刺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力。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从而加快了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转变,进而为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教育的机会和水平不同
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所有领域里的变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区分为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但后者更为关键。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其自身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等尚未经历向现代化的转变,那就绝对无法实现从落后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变。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教育成了这两方面内容提高的关键。
东西方教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机会。在近代的很长时间里,西方主要国家贵族享受着接受良好教育的特权,他们的孩子一般在私立学校或是教会学校就读,穷人的孩子只能进慈善机构兴办的学校,学习最简单的读、写、算。但在19世纪后期,英国法案就从法律上奠定了英国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并存的初等教育制度,并从实际出发,设计了英国教育“费用三分法”的原则,即公立学校的经费由政府补贴、地方税收及学生家长三方面承担,从而保证了全国所有儿童都享受足够数量并有适当质量的小学。相对于法国、德国、美国的教育而言,英国已经算是落后了,而与东方社会相比较,英国又算得上是大进步了。在俄国、中国、印度社会里,由于社会本来就贫穷落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都无法看到教育的作用,再加上教育的机会带有世袭因素和政治因素,因此,受教育是一件相对奢侈的事情。二是教育的水平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是在现代化起步过程中为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它很快就走上了现代文明的道路。而东方国家的教育仍然局限于传统社会的知识和背景,或者说还处在一种普及识字的水平上,尽管有一部分人能接受教育,但他们所学的知识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所以历史上就出现了东方先进知识分子去西方发达国家寻找国富民强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传播与渗透,东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或许更加曲折和漫长。
以上只是从社会变迁的几个主要方面去认识和总结东西方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背景差异。其实还可以从人口的变化、妇女地位的变化等方面去认识和总结。正确认识现代化视阈下东西方社会变迁的背景差异,有利于我们科学地对待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特别是对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更有借鉴意义。
注释:
①此处讲的世界历史并非普通历史学或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主要是指1 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以来,人类一步步走向世界性普遍交往”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撰写组,社会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阅读范文:哲学论文论斯宾诺莎哲学中的理性生成论
斯宾诺莎是西方哲学史上典型的理性主义者,但是他对理性本身的看法却并不能为人们通常具有的理性观念所涵盖,而是具有相当独特的内涵。其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斯宾诺莎抛弃了以理性为一种自在的思维官能的传统看法,转而认为理性是一种特定的知识和观念,而且他特别从一种动态的视角揭示了理性自身的基础及其生成过程。这种独特的理性概念使斯宾诺莎与主流理性主义者的理性观念相区别,同时也对他自己的哲学体系的构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