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虽然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高等特点,但是由于存在太多失真报道的网络新闻,导致长期以来网络新闻可信度较低。本篇新闻论文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认为网络新闻传播失真的主要原因在于网络媒体恶意竞争、网络新闻传播者素质较低和监管力度不够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维护网络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几点建议措施。
推荐期刊:《新闻与写作》发行量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刊登的文章多次在全国、全市获奖,被评为全国核心期刊,被中国期刊协会列为向“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赠送期刊,连续4届被评为全国中文优秀期刊。
【关键词】网络新闻 失真原因 措施
网络新闻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引发了信息领域天翻地覆的变化,是继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网络新闻不仅快速、便捷,而且信息含量大,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由于各种虚假报道层出不穷,网络新闻失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受众对新闻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探究网络新闻传播失真的原因,对于维护网络新闻的真实性、确保受众的信任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新闻传播失真现象
无论是传统新闻还是网络新闻,真实性都是其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人们看新闻,是为了了解事情真相和始末,但是据《新闻记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新闻媒体中,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最低,每年的十大虚假新闻榜中,至少有一半的虚假新闻最初来自网络,而榜上有名的所有虚假新闻将无一例外地会在网络中广为流传,网络媒体成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像2013年最典型的以“长春老人菜场晕倒,178人无视跨过,仅1人施救”为标题的一则新闻,这则新闻由《新文化报》报道,新闻一经发出便引起了轰动,178:1的比例引发网民发出“人情冷漠、世风日下”的感慨,甚至很多其它媒体未经调查就相继进行转播。后来经过《人工日报》以及新华网等媒体的调查,证实这是一则虚假新闻,视频是经过剪辑处理后再被放到网上的。而《新文化报》的本意是为了将热心施救的“白衣女子”与冷漠的行人进行鲜明对比,以此来炒作“白衣女子”,并策划了找寻“白衣女子”的新闻。由此可见,炒作之心使其违背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出虚假报道吸引眼球。类似这种虚假报道屡见不鲜、数不胜数,像“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温州乞丐流浪9年回家获700万拆迁补偿”、“铁道部谋划册立三大集团”等等,各种网络新闻混淆视听,让人难辨真伪,容易引起社会混乱。
二、网络新闻传播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媒体间恶意竞争导致
有人把我国网络媒体戏称为“复制和粘贴”,实际上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很
多网络媒体为了片面追求时效性,往往将道听途说的信息稍加编辑便发布到网上,以抢占先机,聚集人气;甚至有的媒体对于其它网站的报道不去调查和证实,而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进行二次转载,像上文提到的“老人晕倒”事件,很多媒体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进行相继转播,以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和知名度。这些媒体既没有对事情进行全面调查,也没有对制作环节进行严格监督,或者断章取义,或者有头无尾,媒体间的恶意竞争导致虚假报道屡禁不止。
(二)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素质参差不齐
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新闻传播主体比传统媒体要广泛得多,任何网民都可以成为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这些人当中,有的是专职新闻从业人员,有的是一般网民,由于这些人的文化程度和道德水平高低有别,使得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传播网络新闻时,很多网民由于缺乏新闻专业的基本素养,在匿名信息的掩盖下往往带着个人泄愤情绪,利用网络媒体随便发表个人言论;而有些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为了节省时间,不进行深入调查,就将并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稿子直接进行编辑和发布,甚至有的人在制作新闻时夹杂着个人思想,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看法有失偏颇,不具有权威性,容易给人以虚假感,严重影响新闻的公信力。
(三)追究查处和监管力度不够
林林总总的网络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关部门的监管和查处力度不够。像上文提到的“深圳最美女孩给乞丐老人喂饭”事件的始作俑者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副社长郑小红,以传播正能量为借口,最后以发布一条简单的“致歉声明”草草收场。对于虚假新闻,很多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没有产生很恶劣的社会影响或者影响不大,无伤大雅,不必认真追究,而对于影响稍微重大的虚假新闻,也只是仅仅以“道歉”或者“声明”的形式进行处理。
三、维护网络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建议措施
(一)网络媒体角度:树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作为网络媒体,单纯依靠虚假炒作来提高点击率,并不能一劳永逸地保住知名度,相反,在真相被揭露时受到的打击将会更加惨重,多年打造的信誉有可能就会毁于一旦。因此,要真正提高网络媒体知名度和点击率,必须本着新闻专业主义理念,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规范审核程序,对从业人员进行合规教育,立志打造出品牌网站。而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按照要求严格审稿,在发布信息时保持公正、客观的立场,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夹带个人情绪,让事实说话,以身作则维护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二)网民角度: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网民既是网络新闻的受众,同时又是网络新闻的传播者。作为普通网民,应充分意识到传播虚假新闻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受众的不满,而且长期下去最终会影响到自己的言论自由。由于网民的双重身份,因此一方面应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刻意跟风转载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为建设和谐网络贡献力量。
(三)政府角度:加大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近些年,为了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法制建设,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列的管理条例,但是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这些规定远远赶不上其发展速度,并且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在执行时仍然存在漏洞,监管力度不够。因此为有效防止网络虚假信息,一方面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执行力度,坚持走依法治网的道路,对于虚假新闻制造者和传播者要加强惩处力度,不可不了了之,而应作出相应的惩罚,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总之,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以事实说话,否则就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有违其历史使命。确保网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措施,坚持以法治网的道路,同时更需要广大新闻媒体和我们网民的共同维护。
参考文献:
[1]惠延琴.对网络新闻传播失真现象的思考[J]. 新闻研究导刊,2014,14:31+33.
[2]李琼瑶.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7,04:202-2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