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已走过35年个春秋,但仍然处在探索和改革阶段。美国卫生管理教育已走过90个年头,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多样化和层次化是美国卫生管理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值得借鉴的地方。文章将美国的卫生管理教育概括为“4个3”模式,第一个“3”是指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办学层次,第二个“3”是指学术型、应用型、实用型三个培养模式;第三个“3”是指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三种办学模式,第四个“3”是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教学三个教育过程,为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卫生管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已走过35年个春秋,但仍然处在探索和改革阶段。美国卫生管理教育已走过90个年头,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若论两国教育的区别,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重“学”,即按学科要求,注重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美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重“用”,即按岗位要求,注重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学与用是人才培养的两头,没有优劣之别,也没有轻重之分。而且,任何“重学轻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有缺陷的,任何“重用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有缺陷的,最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在于无论哪种类型的高校,无论什么层次的高校,多在培养学术型人才,尚未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卫生管理教育的根本优势也不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在于其形成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多样化和层次化是美国卫生管理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值得借鉴的地方。
1美国卫生管理教育的兴起
从世界卫生管理教育领域观察,美国的卫生管理教育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医疗卫生机构,非常类似我国“新医改”前的医疗卫生机构,重视医疗技术进步,忽视医疗制度改进;重视医院自身发展,忽视社会公益责任。1930年初,迈克尔·戴维斯(MichaelM.Davis)博士遍访了美国各地的医院,发现许多医院院长“重技术轻管理”和“重医院轻社会”,结果导致了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看病贵”问题。之后,迈克尔·戴维斯设想创立一个系统的大学教育计划,为医院培养专业的医院管理人才,这个想法得到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和医学院院长的支持。1934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率先设立了医院管理硕士课程,这实际上是确认了医院职业管理的身份,在医院管理领域,乃至整个医疗卫生服务管理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1]。
2美国卫生管理教育的模式
美国的卫生管理教育可以概括为“4个3”模式,第一个“3”是指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办学层次;第二个“3”是指学术型、应用型、实用型三个培养模式;第三个“3”是指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三种办学模式;第四个“3”是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教学三个教育过程。
2.1办学层次与培养模式
完整的美国卫生管理教育系统由大学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目前,美国共有32所院校开设本专科卫生管理教育,64所院校开设硕士卫生管理教育,27所院校开设博士卫生管理教育[2]。不同办学层次培养不同类型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见表1)。
①本专科教育是卫生管理教育的“塔基”。本科教育是主流,通过4年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初级或中级管理人员;专科教育是支流,主要在社区大学开办,通过2年制的卫生管理课程,培养初级管理人员。
②硕士生教育是卫生管理教育的“塔身”。美国普遍采用的是涵盖面更广的卫生管理硕士学位。MHA教育学制2年,为政府、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会福利组织、医疗健康保险公司等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培养中、高级管理人员。
③博士生教育是卫生管理教育的“塔尖”。完成卫生管理博士教育一般需要3~4年,教学由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几个单位独立承担或联合承担,以培养大学专业教师为主,同时为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培养专业研究人员,还为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培养少量的高级管理人才。
相关期刊推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四川省卫生厅主办的综合性卫生事业管理期刊。内容广博精深、通俗易懂、融学术性、指导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既有对热点问题的理论讨论,又有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介绍。设有:探索与改革、医院管理、医疗制度改革、卫生法制、血液管理、医学教育与科研、卫生服务、农村卫生等栏目。
美国形成了多层次的“塔型”卫生管理教育体系。本专科教育是卫生管理教育体系的“塔基”,采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初级卫生管理人员;硕士生教育是卫生管理教育体系的“塔身”,采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中高级卫生管理人员;博士生教育是卫生管理教育体系的“塔尖”,采取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级卫生管理人员,为政府相关部门培养卫生政策分析人员,为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培养教学科研人员。
2.2办学模式
美国卫生管理专业教育以硕士教育为主,而卫生管理硕士教育又以MHA培养方案最为著名。美国MHA教育主要设置在公共卫生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不同学院的优势有所不同、课程设置侧重点有所不同、培养的人才有所不同(见表2)。
①商学院的学科优势是“商”,所以把卫生管理教育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之上。其课程主要采取“经济学+医学+管理学”的结构。经济学是“龙头”,包括定量分析、会计学、资源管理、市场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医学是“龙身”,包括社会医学、病理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管理学是“龙尾”,包括美国的卫生保健制度、美国卫生服务政策、卫生管理原理,卫生经济学、卫生资源规划与管理、卫生服务定量分析、卫生服务的公共关系等课程。
②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科优势是“卫”,所以把卫生管理教育建立在雄厚的预防医学基础之上。其课程主要采取“预防医学+管理学”的结构。预防医学课程是基础,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公共卫生管理、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等;管理学课程是骨干,主要包括领导科学、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政策与政治等。
③医学院的学科优势是“医”,所以把卫生管理教育建立在雄厚的临床医学基础之上。其医学课程主要采取“临床医学+管理学”的结构。临床医学课程是基础,包括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医学心理学等;管理学课程是骨干,包括领导科学、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政策与政治、医院管理学、医疗服务管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等。比较而言,医学院的卫生管理教育与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管理教育有三个细微的区别,一是医学院的卫生管理教育更重视微观层面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医院管理”),而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管理教育更重视宏观层面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卫生管理”);二是医学院的卫生管理教育更重视“医疗质量”,而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管理教育更重视“防病为本”;三是医学院的卫生管理教育更重视“经济效益”,而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管理教育更重视“医疗公平”。
综上,商学院培养的卫生管理人才本质上是“卫生经济”人才,即经济学与医学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公共卫生学院培养的卫生管理人才本质上是“卫生管理”人才,即管理学与预防医学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医学院培养的卫生管理人才本质上是“医院管理”人才,即管理学与临床医学交叉的复合型人才。这三种卫生管理人才各有优势:从单位性质角度看,去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商学院的卫生管理人才更具优势;去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管理人才更具优势。从单位功能角度看,去以“防病”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管理人才更具优势;去以“治病”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医学院的卫生管理人才更具优势。从单位层次角度看,去卫生行政部门工作,商学院的卫生管理人才更具优势;去大型医疗机构工作,医学院的卫生管理人才更具优势;去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管理人才更具优势。
2.3教育过程
从整体来看,美国卫生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工具性学科(流行病学、统计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美国卫生体制(卫生社会学、卫生体制、卫生政策、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外部战略(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医疗机构内部战略(市场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经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总结性课程、现场实习、卫生服务研究课程10大类20种科目。在所有课程中,“美国卫生体制”这类课程数最多、课时量最大。
可见,美国的卫生管理教育是按三个环节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学”,即理论教学,包括工具性学科、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美国卫生制度、医疗机构外部战略、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第二个环节是“习”,即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总结性课程、现场实习。第三个环节是“思”,即科学研究阶段,主要包括卫生服务研究、毕业论文撰写等。这种“学→习→思”的办学思路,追根溯源不是由美国所创,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孔子便已正式提出并早已成为一种标准的学习和教育模式。关于“学”和“习”的关系,孔子在《论语》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其中的“学”是指接受知识,其中的“习”是指实践操作,两者的关系是学以致用;关于“学”和“思”的关系,孔子在《论语》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中“学”是指学习,其中“思”是指思考,两者的关系好比“进食”与“消化”的关系。
美国的卫生管理教育,除了博士教育重视学术研究能力外,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均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案例教学的大量采用,二是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占全部教学的一半以上,三是完成至少11个月的定点实习,四是完成卫生发展现实问题的文献综述和毕业课题。这些实践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即发现问题的能力、描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鉴与思考
美国卫生管理教育的核心特点是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优势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式和运行,所以可以概括为以“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本科教育如此,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卫生管理教育机构是市场主体,其人才培养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这种体制和环境中,教育主体好比“厂商”,教育对象好比“产品”,教育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与教育对象的就业和事业激励相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而教育者千方百计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竭尽全力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先是由于认识问题,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后是由于资源问题,长于理论教学而短于实践教学。因此,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可以概括为以“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缘由,从表面上看是我国的卫生管理教育是“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与社会缺乏良性互动机制,严重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从根本上看是我国的卫生管理教育机构是公立机构,尽管外有自主择业和就业竞争的市场环境,但是学生的就业质量和事业发展与其切实利益不挂钩。毕业生找到工作,教育者不能从中获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教育者也不会因此受损。毕业生事业有成,教育者不能从中获益;毕业生一事无成,教育者也不会因此受损。教育者与学生激励不容的结果是:教育者缺乏足够的动力按社会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也缺乏足够的热情按社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总之,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既要学习美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重视实践能力的思想,也要借鉴美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模式。
以“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是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强势学科为背景,需要以强大师资为基础,重点大学尚可推行,但地方院校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很多地方院校的学术人才培养模式大多降格为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是“有知识无能力的秀才”。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并没有错,卫生事业管理博士教育就必须是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而我国卫生管理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无论是本科层次的卫生管理教育,还是硕士层面的卫生管理教育,大多按照学术型人才进行培养。这些人才将来是要进入社会的,将来是要从事实际工作的,这样就势必导致学术型人才供给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脱节。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多层次卫生事业管理教育体系,将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第二个层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第三个层次是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美国不同,这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并不与学历层次对接。也就是说,本科层次的卫生事业管理教育也可以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实用型三个层次,学术型人才主要在全国含医学院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在省属重点医科大学培养,实用型人才主要在地方普通医学院校培养。所谓养学术型人才,是指既有深厚专业理论又有尖端专业技术的高级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扎实专业能力的中级才;所谓实用型人才,是指兼备社会适应力和岗位胜任力的初级人才。因此,卫生管理本科教育应该实行分层培养模式。关于卫生管理教育的分层培养模式,笔者已经在2020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研究》上系统论述,以下是基本观点的阐述[4]:
学和用是判断人才的两个维度。按照这两个维度,专业人才分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学术型人才,重“学”;第二种是实用型人才,重“用”;第三种是应用型人才,重“学以致用”;第四种是复合型人才,或处于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中间地带,或处于应用型人才与实用型人才的中间地带。若要对这四种专业人才进行比较,学术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是专业人才的两个极端,前者重学不重用,以学科标准培养专业人才;后者重用不重学,以岗位标准培养专业人才。在两个极端之间,有两类专业人才,即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学术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均衡版,注重学科与岗位融合,突出理论与实践对接,以用致学,学以致用;应用型人才是学术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中间版,突出学和用兼顾,按学科标准设计知识体系,按岗位标准设计技能体系。目前,我国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形成“四元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典范,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典范,牡丹江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范,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典范。
综上分析,美国卫生教育对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有三点启示。首先,多层次培养体系是美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对中国卫生管理教育的最大启示:我国的卫生管理不仅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且要不具一格育人才,以满足社会分工化的形势,以符合市场细分化的趋势,以应对需求多样的态势。其次,实践教学和科研教学是美国卫生管理教育对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的重要启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科研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从本科层次上看,最佳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既不是“顶天”的理论人才,也不是“立地”的业务人才,而是“顶天立地”的复合人才,复合人才必须“脑”有深厚的思维能力(通过科研教学培养),“手”有扎实的专业技能(通过实践教学培养)。最后,美国卫生管理教育对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还有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建立科学的卫生管理专业认证制度。专业认证制度是专业建设的标杆,是教育教学的标准,是人才规格的设计。没有科学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认证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地位,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卫生管理教育的质量。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已经在借鉴美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和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认证制度[5-7]。我们深信,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认证制度建立之时也是我国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腾飞之日。——论文作者:赵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1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