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习近平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正式写入和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并且在他的表述中,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针。从全局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保护生态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习近平新时代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加快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的达成,以回应及建设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愿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是呢个台文明建设是贯彻执行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这些思想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同样指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之同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还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项基本国策。
一、 习近平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生态观
2013 年 9 月 7 日,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首次面向国际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构想,这种观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到了我国发展的首要位置,确定了发展绿色生态的重要性。新时代要求一个新理念,在习近平同志生态观念的号召下,贯彻该理念就需要广大人民能够强化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绿色发展需要精神动力作为引领。在十九大党的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个观点给我们指明了接下来发展的方向,只有遵守这个原则才能够防治没有节制的开发甚至掠夺自然资源的行为发生。最大程度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在通过生态环境支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的能力,保障生态系统平衡,这样不但利于环境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注重开发也要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优美环境的家园。
与此同时习近平还重点指出,要重视对广大人民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全面的三个意识即节约、环保和生态都需要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团结合作,只有把环保意识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才能真正的转变人们的观念,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资源节约观念,让人们真正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让绿色消费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让生态得到有效保护,推动整个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行为转化,从而使整个社会文明迈入一个新阶段。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习近平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十九大报告当中,这是基于我国历史情况和当代国情提出来的,是为着力解决我国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提出的节约方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是既要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又要使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下去,不能提前透支后代人的财富。要高质量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实现五位一体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统一和谐,五者都要协调发展,少了任意一环都很难实现小康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共存甚至共同体关系要认清,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两者的关系要做好正确处理,明白到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就是提高生产力这个情况,这不仅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更是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硬性规定。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国际形式下,从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国情出发,在我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科学馆,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理论并使其得到发展,能够切实地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有助于实现我国更加稳定且全面的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程度,经济与生态两个方面都不放松,同时也是实现人和自然两者和谐发展的关键步骤。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符合中国传统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是在马克思主义当中的生态说基础上发展与丰富,结合中国自身实际情况,提出的具备国家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理论。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也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是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和生态观念,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它体现了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我过目前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习近平统治提出的生态发展和我国国情存在紧密联系,也提示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密切的围绕着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系列相关思想和理念被提出,诸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是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上指导了长远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打造一个“美丽中国”,其前提是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思想被明确写入党的报告中,为实现生态文明、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把民生的福祉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往追求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念,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坚持生态建设,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生态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事关生态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全球排污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一系列环境问题成为国际重点关心的问题。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意识的觉醒,生态理念应时而生。这是经历了工业革命后必然会出现的结果,要想改变,必须对原先的观念进行脱胎换骨,人类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和发展必须提到首位。工业革命时代,只注重经济发展、产能高低,忽视环境保护,这种模式只是经济的表面繁荣,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固守这种观念和模式,必定会带来生态的破坏,最终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衰落。随着对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全人类也越来越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开始觉醒,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是可以共存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十八大五中全会上首次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策,坚持保护优先,恢复为主”对山水林田进行绿色保护和修复,大力推动环境治理力度,推动低碳循环经济。
我国各省针对中央提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都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活动。比如说浙江省,十年来一直坚持习近平统治提出的生态建设的理念实践,打造“两美浙江”“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十年来,成功地将绿色资源转化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实现“绿色崛起”,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国发展的前沿。周边城市在浙江省的带动下,也纷纷效仿,发展绿色经济,认真执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这样坚持发展下去,必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发展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思想
(一)转变发展方式,实行绿色发展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过度的透支生态环境,其受到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吸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面临的环境问题严峻程度也同时达到了一个令人不容忽视的高峰,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国家环境治理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历史无数的教训告知我们以往推动国家工业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国度透支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经济发展需要遵循绿色、可持续的原则。因此习近平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实际上就是对生产力的保护,绿色发展也是推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这说明了我党已经全面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外在生态环境,不但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人类生活、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关系到生产力是否可顺利发展,因此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我国现在以 GDP 的增长来判断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这意味这我国人民水平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但是从环境友好的角度出发,过去的 GDP 并没有考虑到环境的问题,经济增长是以破坏环境和过渡使用自然资源为代价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部分政府部门单纯考虑 GDP 的增长,而忽略了这个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以及稀缺资源的伤害。单纯用经济发展程度来看待成功与失败是片面的,在推动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效果。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形象的比喻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发展,保护生态也一定程度会抑制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去,我们普遍认为这两者之间是相对立的,只追求金山银山,来实现 GDP 的迅猛增长,导致生态系统严重破坏,能源资源过渡消耗,生态环境恶劣。
(二)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
建设良好的制度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要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力,关键在于制定和实施的系列政策以及对应的保障机制。对地方政绩考核中,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也应该是其中一项。在核算经济的过程中药纳入环境保护、生态效益指标。最大程度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绩考核的引导作用,设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并落实政府责任制,政绩考核评估机制需要科学系统,可将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两者有机结合,对领导者的政绩进行考核时,资源消耗、环境投资以及污染物减排等所占据比例相对提高,建立预警反馈机制,对于党政干部的考核,生态环境状态是重要标准
干部选拔任用,也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考虑的内容。以往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在其中属于软约束,如今要成为硬标准,生态文明建设效果和干部的选拔任用两者之间应该有所联系,前者应该成为后者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提拔任用管理者的时候,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还有领导能力作为考虑标准,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相关权利要做到合理保护,对于不到位的干部领导要坚决追责,提高领导班子相关方面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对于干部的教育培训,整个体系中也应该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进行干部培训的时候,院校要确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题,诸如“绿色发展领导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行动和能力建设”等,这种类型的能力培养要成为国家干部的主要项目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力需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这也应该成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教学的内容应该多样化、现代化以及可实践化,在培训的过程中重视对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提升巩固,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操作能力有机结合,成为“绿色领导力”的干部群体。
(三)生态文明教育从娃娃抓起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纳入国民教育的内容。在义务教育中需要体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直至到大学教育,在国民娃娃到青少年整个教育过程中,该类型的教育都应该以无形渗透的方式存在,整个教育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校教育是主要渠道,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则承担辅助和强化的作用,让生态文明建设能够覆盖到我国公民教育体系,提高其生态保护的意识理念。
大道理千千万,落到实处靠真干。当好“生态市民”从娃娃抓起,就是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孩子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从娃娃抓起就是让生态理念从小入心入脑,播洒生态文明知识的种子,让生态文明深入千家万户开花结果,将来争做生态文明的捍卫者和主动自觉的践行者。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
(四)要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实行法治建设
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以各类主题活动日为契机,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环保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气氛。进一步推动全民参与环保工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提升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履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先要在全社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培养人们生态意识,资源节约意识,一方面要利用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的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气氛,另一方面也要针对生态文明作出制度设计。制定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制,在全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生态保护,对违反生态保护的行为要进行法律上的严惩。
小结
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执法,履行自己的责任,对于自己该管的事情要管好,而且要管到位,对于要下放权力的事情,要大胆放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于加快文明建设提出法治要求,客观来说,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法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执法能力不足和执法不规范的情况,环境保护受到冷遇甚至是干扰。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加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可以对生态文明方面作出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监督机制,明确规定生态法律的执行规范和程序,依法赋予充足的执法权并加大问责力度,改变政府发展经济要对环境过分依赖的现象。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前几十年的环境过渡开发,现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恢复和发展。中央政府以及地府财政要给予大力的财政补贴,用来投入环境建设中去。要对这个财政走向进行监督,防止中间政府机构和执行商的投机取巧和中饱私囊。
十九大明确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公正。”生态改革要依法进行,运用法律的执行性和强制性来保证生态理论的正常进行。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在全党全社会的提出,该理念的提出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有了理论依据,引导我们建设绿色、美丽的中国,同时也步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写入报告中也体现了党和国家要全面推动和决胜小康社会文明新时代的决心,也是一种关于文明建设的科学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推动我国的经济、政治、文明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法治思想研究相关期刊论文推荐:《才智》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是吉林省人事系统唯一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类期刊杂志,创刊于1987年。主要栏目:创新教育、医药与卫生、改革与探讨、数字天地、建筑工程、生态与环境、图书馆纵横、百花园、档案管理、海事专栏、农业天地、电子与通信、技术与应用、研究与探索、经济与管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zfa/15861.html